牙周病:牙齿脱落的真凶!
牙周病:牙齿脱落的真凶!
牙周病:成年人牙齿脱落的“头号杀手”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球15岁以上人群中重度牙周炎的患病率约为19%,全世界有超过10亿病例。在我国,情况同样不容乐观。《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成年人的牙周健康率仅为9.1%,牙周病已成为导致成年人牙齿丧失的主要原因。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林野副院长指出,我国85%以上的牙齿脱落是由牙周病引起的。这个数字令人震惊,也凸显了牙周病防治的重要性。
什么是牙周病?
牙周病是发生在牙周组织(包括牙龈、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骨质)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其主要临床表现为牙龈红肿出血、牙槽骨吸收和牙齿松动甚至脱落,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牙周病的发病机制
牙周病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主要是由牙菌斑中的细菌引发。当口腔卫生不良时,牙菌斑会大量堆积,其中的细菌及其产物会刺激牙龈,引发炎症反应。长期的炎症状态会导致牙周组织破坏,牙槽骨吸收,最终可能导致牙齿松动脱落。
牙周病的症状
牙周病的症状多样,且随着病情的发展而逐渐加重。早期症状包括牙龈红肿、出血,口腔异味,牙龈退缩等。中期症状则表现为牙周袋形成、牙齿松动、牙齿敏感等。到了晚期,会出现牙槽骨吸收明显、牙齿松动严重甚至脱落的情况。
牙周病与全身健康的关系
牙周病的危害远不止于口腔。研究表明,牙周病与多种全身系统性疾病存在关联。例如,牙周炎时,导致牙周局部慢性感染的细菌和一些毒性产物可能进入人体血流,加重动脉硬化和血栓形成过程,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控制不好,高血糖会促进牙周袋内细菌滋生,使牙周炎难以控制。此外,牙周病还可能影响消化系统健康,与呼吸系统疾病、阿尔茨海默病等有关。
如何预防和治疗牙周病?
预防牙周病的关键在于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具体措施包括:
- 采用正确的刷牙方法(如巴氏刷牙法),每天至少刷牙两次,每次至少3分钟
- 使用牙线或牙缝刷清洁牙缝,确保每个牙面都得到彻底清洁
- 每半年至一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早期问题
- 定期洁牙,去除牙菌斑和牙结石
- 戒烟限酒,保持均衡饮食,适量运动
对于已经患有牙周病的患者,需要及时就医,接受专业治疗。治疗方法包括:
- 基础治疗:洁牙、刮治、根面平整等,去除牙菌斑和牙结石
- 药物治疗:使用抗生素、抗炎药等控制感染
- 手术治疗:对于重度牙周炎患者,可能需要进行牙周翻瓣术、植骨术等
牙周病虽然常见,但通过科学的口腔卫生习惯和定期的口腔检查,可以有效预防。让我们从现在做起,关注口腔健康,守护全身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