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邮政集团“十四五”规划解读:数字化转型与国企改革双轮驱动
中国邮政集团“十四五”规划解读:数字化转型与国企改革双轮驱动
“十四五”时期,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邮政”)作为国有大型骨干企业,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十四五”发展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为企业未来五年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其中数字化转型、科技创新和国企改革成为三大核心主题。
总体框架: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
中国邮政“十四五”规划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围绕服务国家战略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提出了一系列发展目标。根据2024年全国邮政计划建设工作会议精神,中国邮政将重点推进以下工作:
优化寄递能力:制定新一轮寄递能力三年建设规划,加强重点区域重点领域能力布局,提升邮区中心规范化建设水平。
加快数字邮政建设:构建统一IT架构,提升业务创新、数据共享、管理创新、对客服务、基础保障五大能力,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
强化创新引领:实施“人工智能、先进自动化、数据要素×”专项攻关计划,开展关键应用试点,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提升工程管理水平:从“强管理、严制度、保进度、抓质量、带队伍、重评估、优工具”七个方面持续强化工程管理,完善企业标准体系。
数字经济:科技创新驱动转型升级
在数字经济领域,中国邮政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多个重点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
云柜系统:打破物理网点限制,通过智能柜台+云柜员、数字人构成远程服务主线,打造“金融+场景”立体式服务平台,重点提升服务三农、偏远地区及特殊群体能力。
预训练大模型技术:开展大模型技术实施路径规划,探索符合企业现状的技术应用方案,参与算力统筹和大模型平台建设。
数字化处理中心:研发智能排班、分拣方案等智能化模型算法,实现处理中心货量预测、智能化调度和人员排班,构建“全感知、全数字”的数字孪生体系。
数据中台建设:依据集团数据规划,形成“一门户两平台”的大数据应用布局,构建五大主题数据集市,打造数据中台运营支撑体系,支撑管理、决策、营销、运营等场景应用。
手机银行系统:采用分布式云原生架构,整体服务成功率保持在99.99%以上,引入生物识别技术打造安全防控体系。
国企改革:构建现代企业制度
在国企改革方面,中国邮政以战略性重组、专业化整合和市场化转型为路径,推进企业治理结构优化:
优化布局结构:实施新一轮战略性重组,推动重点领域专业化整合,聚焦主责主业,增强核心功能。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进总部职能优化,加强风险防控,提升运营效益。
市场化转型:树立市场主导的企业观、资源观和发展观,构建有为政府有效市场新机制。
监管体系完善:构建党建统领的现代化国资监管体系,加强穿透式监管,提升领导班子监管质效,健全重大风险监管处置机制。
保障措施:确保规划落地见效
为确保“十四五”规划顺利实施,中国邮政从多个方面强化保障措施:
工程管理:加强关键要素和重点措施管理,确保项目进度和质量。
标准化建设:推进重点领域标准制修订,完善企业标准体系。
人才队伍建设: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引进和培养,提升团队专业能力。
风险管理:建立健全风险防控体系,提升应对复杂形势的能力。
展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中国邮政“十四五”规划的实施,将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通过数字化转型和科技创新,中国邮政将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和民生需求。同时,通过深化国企改革,企业治理结构将进一步优化,市场竞争力将持续增强。展望2025年,中国邮政将在科技创新、数字化转型和国企改革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为实现2035年远景目标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