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铜陵犁桥村: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
安徽铜陵犁桥村: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
安徽铜陵犁桥村: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
从“空心村”到江南水乡
十年前,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西联镇犁桥村还是一个典型的“空心村”。全村近2000名户籍人口中,一半以上都在城市打工,不少农房都处于闲置状态。然而,短短几年间,这个曾经凋敝的村庄摇身一变,成为远近闻名的江南水乡文旅胜地。
这一转变始于2013年。随着安徽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工作推进,犁桥村开始实施村庄改造、厕所革命等项目,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人居环境显著改善。铜陵市、义安区两级文旅部门精心策划,通过招商引资,将犁桥村打造成一个集古建筑、水系景观于一体的特色水镇。
创新文旅融合模式
犁桥村的文旅发展并非简单复制,而是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创新之路。开发团队充分利用当地自然水系,人工开挖与规划相结合,打造出方塘、小河、水巷交织的水景观系统。同时,将明清时期110余栋古建筑以及亭台楼榭迁移至此,使水镇兼具“古镇”气息。
更值得一提的是,犁桥村引入了“大地艺术节”这一创新模式。自2018年首届铜陵田原艺术季以来,近四十位著名艺术家参与创作,作品涵盖户外雕塑、大型装置等多种形式,将现代艺术融入乡村田园,为游客带来独特的文化体验。
经济效益与社会影响
文旅融合的发展模式为犁桥村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据统计,自2023年4月底犁桥水镇运营以来,截至今年9月初,景区已经接待350万人次游客,其中外地游客约220万人次。村民通过开办农家乐、民宿、特色农产品经营等方式,实现了收入的大幅增长。2023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45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76万元,预计2024年将突破200万元。
文旅发展还带动了当地就业。目前,犁桥村及周边拥有农家乐餐饮店74家,特色农产品经营部30余家,特色水产品经营户12家,直接带动就业400余人。节假日和客流高峰期,村里还会举办“西联故事小集市”等活动,进一步促进村民增收。
未来展望
面对取得的成绩,犁桥村并未止步。未来,该村将继续紧扣长三角特色休闲旅游目的地建设目标,深入实施乡村旅游精品示范工程,加快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同时,将进一步挖掘铜陵“铜”文化特色,打造更具吸引力的文旅产品,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从“空心村”到文旅胜地,犁桥村的蝶变之路展现了文旅融合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这一成功案例不仅为当地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随着文旅融合的不断深化,犁桥村正朝着更加美好的未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