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普宁英歌:从田间地头跳到央视春晚的“中华战舞”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普宁英歌:从田间地头跳到央视春晚的“中华战舞”

引用
百度
10
来源
1.
https://baike.baidu.com/item/%E8%8B%B1%E6%AD%8C%E8%88%9E/7072555
2.
https://news.southcn.com/node_4538da31bd/24e7c8feed.shtml
3.
https://www.sohu.com/a/849771229_121124429
4.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524042
5.
https://news.southcn.com/node_54a44f01a2/22bddc198c.shtml
6.
https://news.ycwb.com/2025-01/29/content_53212383.htm
7.
https://www.nfnews.com/content/O3GDPRNX60.html
8.
https://www.baike.com/wikiid/6813304669700884141
9.
http://www.puning.gov.cn/xwzx/pnxw/content/post_847061.html
10.
http://www.jieyang.gov.cn/xwdt/jyxw/content/post_914240.html

1月29日凌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一项被誉为“中华战舞”的非遗艺术首次亮相,震撼了亿万观众的心灵。伴随着激昂的鼓点和有力的呐喊,来自广东普宁的英歌舞传人们挥舞着英歌槌,跳起了这门传承了300多年的民间舞蹈,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展现得淋漓尽致。

英歌舞,这种起源于潮汕地区的汉族传统舞蹈,融合了南派武术、戏剧等多元艺术元素,以其独特的表演形式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了岭南文化的一颗明珠。据考证,英歌舞的历史可追溯至明清时期,最早可能源自古代祭祀仪式中的傩舞,后经与山东大鼓子秧歌等北方艺术形式的交融,逐渐演变成今天所见的面貌。2006年,英歌舞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标志着这一民间艺术得到了国家层面的认可和保护。

英歌舞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其独特的表演形式。演出时,舞者们通常会装扮成《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脸上绘有色彩斑斓的脸谱,身着古装戏服,手持特制的英歌槌。表演分为前、中、后棚,前棚为男子群体舞蹈,舞者们随着鼓点节奏,双手持槌上下左右互相对击,动作刚劲有力,步伐稳健豪迈。中棚则由装扮成丑角的演员穿插其间,通过滑稽的动作和表情调节气氛。而后棚则是由女子扮演的旦角,手持扇子或手帕,以轻盈优美的舞姿与前棚形成鲜明对比。

春节期间的普宁,处处洋溢着英歌舞的热烈氛围。在普宁中茵文化园,一场斥资6000万元的大型实景演出《英歌情》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中。这场演出不仅汇聚了近200人的演出团队,更创新性地将英歌舞与大长陇贺灯、舞狮等十多项非遗元素融为一体,通过全息巨幕、旋转舞台等现代科技手段,打造出一场视听盛宴。演出分为《古潮之火》《决战潮汕》《安居乐业》《普天同庆》《英歌有情》五个篇章,以史诗般的叙事手法,展现了从新石器时代到明代抗倭的潮汕人文历史,让观众在欣赏英歌舞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近年来,普宁英歌的影响力早已跨越国界,走向世界舞台。2024年春节期间,普宁南山英歌队受邀赴英国伦敦,在伯灵顿拱廊和特拉法加广场进行巡游表演,赢得了当地民众和华侨华人的热烈欢迎。领队陈来发表示:“向世界展现英歌舞的风采,展现中华文化的博大。”而在此之前,富美青年英歌队也曾远赴泰国,与当地英歌队进行交流演出,让这门古老的艺术在海外生根发芽。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展英歌舞,普宁市建立了多个传承基地,开展“英歌进校园”活动,打破传统招生限制,面向全社会招收学员。目前,普宁全市已有104支英歌队,其中不乏少年英歌队和女子英歌队的身影。这些年轻的传承者们,正在用他们的热情和创造力,为这门古老的艺术注入新的活力。

英歌舞的魅力在于其独特的艺术形式,更在于其所蕴含的民族精神。它不仅是潮汕人民庆祝节日、祈求平安的传统习俗,更是一种文化自信的体现。在全球化背景下,英歌舞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成为了连接中国与世界的又一座文化桥梁。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