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年春晚非遗舞蹈大赏:国风之美
兔年春晚非遗舞蹈大赏:国风之美
2024年兔年春晚的舞台上,一场场非遗舞蹈节目惊艳亮相,不仅展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更体现了艺术创新的活力。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重庆大学原创舞蹈《手龙人》,这个以国家级非遗项目“铜梁龙舞”为创作素材的舞蹈作品,为全球华人奉献了一场“龙”光焕发的文化盛宴。
《手龙人》的创作历程堪称一段文化传承的佳话。从2020年最初的构想到2023年入围第十四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再到最终登上春晚舞台,这个作品凝聚了重庆大学艺术学院舞蹈系副主任张晓及其团队三年的心血。在创作过程中,团队深入研究传统龙舞文化,将民间舞龙技巧与现代舞台艺术完美融合,打造出这部富有当代审美又不失传统韵味的舞蹈作品。
同样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浙江泰顺县仕阳镇的仕水碇步桥,这座建于清嘉庆年间的古桥,以其独特的结构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春晚舞台上的另一颗明珠。2023年春晚的舞蹈《碇步桥》正是以此为灵感,通过舞者的翩翩舞姿,将这座有着223齿、全长136米的古桥呈现在观众眼前。值得一提的是,这座古桥不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更承载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当地特有的“碇步龙”表演,将传统舞龙与碇步桥相结合,在狭窄的桥面上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此外,重庆歌舞团的《火锅奏鸣曲》也是一大亮点。这个以红岩文化为背景的舞蹈作品,通过40余名舞者的精彩演绎,展现了重庆独特的城市魅力。作品以红岩群英谱中的传奇女英烈张露萍为原型,塑造了一个隐姓埋名、经受绝对孤独却有忠诚信仰的典型艺术形象“萍”,用舞台艺术弘扬了红岩精神。
这些非遗舞蹈节目之所以能在春晚舞台上大放异彩,离不开创作者们的匠心独运。他们不仅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精髓,更注重创新表达,让古老的非遗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正如《手龙人》的编导张晓所说:“‘手龙人’也是‘守龙人’,‘手’里的龙头是对传统民间艺术的传承,‘守’护的龙舞是以现代接续传统,保留中华民族精神的创造性发展。”
展望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非遗舞蹈将在春晚舞台上继续绽放光彩。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和艺术创新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非遗元素将被融入现代艺术创作中,为观众带来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正如2025年蛇年春晚所展现的那样,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融合,将为非遗文化的传承开辟新的路径。
春晚不仅是华人共同的文化盛宴,更是非遗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平台。通过这个舞台,我们不仅看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更见证了艺术创新的力量。这些非遗舞蹈节目,不仅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更为全球华人带来了精神上的慰藉和文化上的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