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景谷大白茶成功经验:景德镇如何借鉴?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景谷大白茶成功经验:景德镇如何借鉴?

引用
8
来源
1.
https://www.anquan.com.cn/qiye/teafenxiang/1015609.html
2.
https://www.jglhcy.cn/newsInfo?art_id=110748&menu_id=36528
3.
https://www.puerw.cn/content/202409/23/c387909.html
4.
https://www.jglhcy.cn/newsInfo?art_id=110750&menu_id=36528&menu=ef57e1f0-1198-11ef-8b49-d962c76af436
5.
https://www.jglhcy.cn/baseInfo?art_id=91367&menu_id=36522
6.
https://m.ipucha.com/show-11-13523.html
7.
https://www.anquan.com.cn/qiye/teagushu/483634.html
8.
http://m.yunnan.cn/system/2025/01/17/033369674.shtml

近年来,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县凭借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悠久的茶文化历史,成功打造了“中国大叶白茶之乡”的品牌。景谷大白茶不仅在国内市场广受欢迎,更逐渐走向国际,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那么,景谷大白茶的成功经验有哪些值得借鉴之处?对景德镇白茶产业的发展又有哪些启示?

01

景谷大白茶的成功要素

优越的自然环境

景谷县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地处澜沧江畔,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茶园海拔高达1700米,气候温和,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土地肥沃,是云南大叶良种茶树的理想生长地。特别是位于民乐镇大村秧塔社的茶园,更是大叶白茶的核心产区,这里产出的茶叶品质卓越,闻名遐迩。

悠久的历史传承

景谷县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清朝道光年间。据传,当时一位名叫陈六九的茶农在澜沧江边发现了白茶种,并将其带回秧塔种植,经过数年的精心培育,逐渐形成了今天的大叶白茶。这株母树至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依然枝繁叶茂,年产白茶数斤,成为当地茶农心中的“茶王”。

大白茶以其独特的品质在历史上享有盛誉,曾是当地土官向朝廷进贡的“白龙须贡茶”,被誉为茶中珍品。在封建王朝时期,大白茶以其芽叶披满茸毛、成茶肥硕重实、白毫显露、条索白净、气味清香等特点,赢得了皇家的青睐。

标准化生产

近年来,景谷县依托其丰富的茶资源和悠久的茶文化,大力发展茶产业,致力于将生态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景谷县成功发布了《景谷大白茶加工技术规程》和《景谷大白茶》两个团体标准,进一步规范了大白茶的生产加工流程,提升了产品质量。同时,“秧塔大白茶”也顺利通过了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成为普洱市首个通过登记的无性系茶树新品种,为景谷县打造“中国大叶白茶之乡”提供了种源支持和科技支撑。

数字化转型

景谷县推进数字产业化,建设了数字白茶产业链追溯平台,实现了全产业链的透明化展示和原产地追溯。目前,已有10个数字白茶示范基地完成建设,实现了大白茶全产业链的透明化展示、原产地标准化追溯认证。这种数字化管理模式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也增强了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度。

品牌建设

景谷县通过合作社等组织形式,打造了多个知名品牌。例如,景谷水冬瓜林茶叶专业合作社凭借其深厚的茶文化底蕴、精湛的制作工艺以及对品质的执着追求,在茶叶市场中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公司目前主要产品有景谷大白茶、秧塔大白茶、大白茶、茶叶、古树茶等多个品种,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茶旅融合

景谷县注重茶文化的传播和茶旅融合的发展。通过举办茶艺师技能竞赛、茶文化节等活动,不断提升市场接受度和客户认可度。同时,依托秧塔古茶山的生态环境,实施茶旅融合项目,打造集茶文化休闲旅游、茶园生态观光体验、茶叶制作工艺展示、茶艺表演欣赏等于一体的茶旅打卡点,让游客在品茶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浓厚的茶文化氛围。

政策支持

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化转型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推动产业升级。例如,景谷县完成了5G网络基础设施布局,新建5G基站37个,改造240个,实现了5G信号覆盖城区、周边村寨、乡(镇)中心区域。这种基础设施的完善为茶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

02

经济效益与社会影响

景谷县的茶产业不仅为当地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还带动了茶农的增收致富。目前,景谷县茶叶种植覆盖全县10个乡镇,面积达28万亩,其中古茶园3.63万亩,景谷大白茶20万亩。2023年度茶叶产量达到1.41万吨,实现综合产值56.22亿元,其中景谷大白茶产量1.13万吨,实现综合产值44.86亿元。茶产业受益人口达12.17万人,带动茶农总增收6.7亿元,茶农人均增收5543元。茶叶已成为景谷乡村振兴的“明星”产业,绿水青山真正变成了“金山银山”。

03

对景德镇白茶产业的启示

景德镇白茶产业虽然具有一定的基础,但与景谷大白茶相比,仍存在一些差距。景德镇白茶主要产于浮梁县,尤其是瑶里镇等地,这里优越的自然环境和适宜的气候为白茶生长提供了绝佳条件。景德镇白茶主要包括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和贡眉等品种,其中白毫银针以肥壮单芽制成,形似银针,满披白毫,汤色清亮,滋味鲜爽甘醇;白牡丹采用一芽一二叶制作,外形如花朵,汤色橙黄,口感醇厚甜美;寿眉原料为一芽一二叶或三四叶,茶叶细长带白毫,汤色金黄,滋味醇和;贡眉与寿眉相似,但叶片更粗壮,白毫较多,汤色金黄,口感醇和。

然而,景德镇白茶产业在品牌建设、标准化生产和数字化转型等方面仍需加强。景德镇白茶产业可以借鉴景谷大白茶的成功经验,加强品牌建设、提升产品质量并拓展国内外市场,进一步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1. 加强品牌建设:景德镇白茶产业应注重品牌建设,通过合作社等组织形式,打造知名品牌。同时,注重茶文化的传播和茶旅融合的发展,提升市场接受度和客户认可度。

  2. 推进标准化生产:景德镇白茶产业应制定和完善相关标准,规范生产流程,提升产品质量。同时,加强技术创新,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3. 实施数字化转型:景德镇白茶产业应推进数字化转型,建设产业链追溯平台,实现全产业链的透明化展示和原产地追溯。同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数字化转型提供有力支撑。

  4.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政府应加大对景德镇白茶产业的支持力度,在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化转型等方面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推动产业升级。

景谷大白茶的成功经验为景德镇白茶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景德镇白茶产业应抓住机遇,加强品牌建设,提升产品质量,拓展国内外市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