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春晚牵手B站直播:AI技术点亮传统舞台
2025春晚牵手B站直播:AI技术点亮传统舞台
2025年除夕夜,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春晚)如期而至,为全球华人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春晚首次由哔哩哔哩(简称"B站")进行独家弹幕视频直播,同时大量应用了AI技术,让这台传统晚会焕发出科技新颜。
B站牵手春晚:年轻化的创新尝试
作为国内领先的年轻世代聚集的文化社区和视频平台,B站此次与央视春晚的合作具有重要意义。这是B站成立15年来首次直播春晚,不仅为用户带来了全新的互动体验,也体现了春晚拥抱年轻观众的决心。
B站为春晚直播特别定制了多项互动功能,包括"弹幕看春晚,答题赢现金"活动,以及开设春晚官方账号,上传历届春晚精彩节目。这些举措不仅丰富了观众的观看体验,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播注入了新的活力。
AI技术点亮舞台:从古籍到"子弹时间"
2025年春晚的最大亮点莫过于AI技术的广泛应用。据总台编务会议成员姜文波介绍,今年春晚将通过AIGC(AI生成内容)算法,让古籍、古画中的人物"动起来",在舞台上展现中国传统文化之美。
在具体应用上,技术人员通过对古籍中的戏曲画面进行AI高清修复,并结合专业戏曲演员的动作数据,利用通义AI的万相2.1图生视频和人物动态化Animate Anyone技术,实现了戏曲动作的精准还原。这种创新尝试不仅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也为观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视觉体验。
另一项引人注目的AI技术是"子弹时间"。春晚首次在演播大厅部署了由30台相机组成的云上多视角拍摄系统,以"演播厅天空环绕视角"对节目进行摄制。这项技术在武术节目《笔走龙蛇》中得到了充分体现,通过智能虚拟运镜手法,展现了"空中环绕、时空凝结"的震撼画面。
阿里云视频云负责人致凡表示,使用普通相机实现全链路4K HDR画质和500M超高清码率,背后依靠的是强大的AI算法支持。这不仅考验相机的散热性能,还需要不断优化算法以适应复杂的灯光舞美环境。
3D云渲染:突破视觉界限
除了"子弹时间",3D云渲染技术也在春晚中大放异彩。在歌曲《在岁月里的花》尾声,通过AI技术将舞台画面瞬间转化为静态油画,为观众呈现了一场虚实交融的视觉盛宴。
这种效果的实现得益于通义万相的"参考图生成"和"风格迁移"能力,能够精准捕捉舞台光影细节,并模拟油画笔触的层次感和肌理。同时,"图生视频首尾帧"技术则将舞台的最后一帧画面作为视频的起点,生成了一个以油画为终点的动态过渡效果。
全球直播:云计算助力文化出海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春晚的直播信号通过阿里云部署在全球的基础设施进行分发,满足了8K电视大屏、移动小屏等多终端需求。这种基于云计算的转播方式,不仅提升了直播效率和质量,也让全球华人能够同步欣赏这场文化盛宴。
从2024年巴黎奥运会的云计算转播,到2025年春晚的AI技术支持,中国科技企业正在用创新技术推动文化内容的传播和升级。这种科技与文化的深度融合,不仅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也为全球观众带来了更加丰富和震撼的视听体验。
未来展望:AI技术引领节目制作新趋势
2025年春晚的科技创新实践,预示着AI技术将在未来的节目制作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从AIGC生成的视觉内容,到3D云渲染带来的沉浸式体验,这些技术不仅降低了特效制作的成本,还提升了节目的艺术表现力和观赏性。
正如通义实验室应用视觉实验室负责人薄列峰所说,AI技术的发展让电影、电视中的特效镜头成本更低,效果更好,自由度更高。这为未来的节目创作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也为观众带来了更加丰富和震撼的视听体验。
2025年春晚通过AI技术的创新应用,不仅为观众带来了一场科技与艺术完美融合的视听盛宴,也为未来的节目制作和文化传播开辟了新的方向。这场科技与文化的双重盛宴,无疑将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融合的又一经典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