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龙城遗址新展:青铜文明的秘密
盘龙城遗址新展:青铜文明的秘密
2024年,盘龙城遗址迎来重要考古新发现。在杨家湾北坡,考古人员发现了一处大规模石砌遗迹,东西长约350米、南北最宽处约80米,规模宏大且结构复杂。这一发现进一步证实了盘龙城遗址作为商代重要城市聚落的高规格和重要性。
作为长江流域重要的商代遗址,盘龙城遗址出土了500余件青铜器,是同时期中国出土青铜器最多的遗址。这些青铜器以兵器为主,占总数的70%左右,显示出盘龙城作为军事据点的重要性。其中,李家嘴M2出土的铜钺是商代前期最大的一件铜钺,钺身周边饰有虁纹,工艺精湛。另一件标志性文物带鋬觚形器,兼有爵的口、觚的身、斝的鋬三个器物特征,为本地特有。此外,杨家湾11号墓出土的青铜大圆鼎,是商代早期最大的青铜圆鼎,展现了盘龙城青铜文明的高超水平。
盘龙城遗址博物馆在2024年推出了多个重要展览,其中“商翼四极——商王朝地方文明特展”展示了盘龙城遗址的最新考古成果。展览通过创新的展示方式,让观众能够近距离观察这些珍贵文物,感受3500年前的青铜文明魅力。同时,博物馆还推出了“玉神——石家河玉文化特展”,展示了盘龙城遗址出土的精美玉器,进一步丰富了人们对长江流域早期文明的认识。
盘龙城遗址的考古研究和保护展示工作持续进行。考古人员通过水下钻探了解遗址地理景观的变迁,通过物理探测手段揭示了小嘴铸铜作坊,并开展年代学、动物考古学和植物考古学等多学科研究。在保护展示方面,盘龙城遗址采用了创新性的GRC新配方泥垛墙技术,成功模拟复原了宫殿基址,攻克了土遗址保护和展示的难题。这种保护方式不仅在国内推广,也为国际土遗址保护提供了中国方案。
盘龙城遗址的发现和研究,不仅改写了长江流域文明史的认知,也进一步证明了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格局。作为夏商时期中原文化向南扩张的重要据点,盘龙城遗址展示了中原文化与长江流域文化的交融,是理解中国古代文明发展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