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从“钢城”到“生态城”的绿色蝶变
攀枝花:从“钢城”到“生态城”的绿色蝶变
攀枝花市,这座因矿而生、因钢而兴的工业城市,近年来正以惊人的速度实现着从“钢城”到“生态城”的华丽转身。作为全国唯一以花命名的城市,攀枝花不仅在工业领域持续领跑,更在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方面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答卷。
生态修复:从废弃矿山到绿水青山
在攀枝花市东区,一片曾经荒芜的矿山迹地如今已焕发生机。通过实施生态修复工程,1300亩废弃地重披绿装,成为城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只是攀枝花生态修复工作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攀枝花市大力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投入巨额资金用于矿山复绿和水土保持。数据显示,2023年,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率达97%,PM2.5年均浓度降至28.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4.4%。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更是连续5年达到100%,水环境质量位居全省第一。这些成绩的背后,是攀枝花市在生态文明建设上的不懈努力。
绿色矿山: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作为全国重要的钒钛资源基地,攀枝花市在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积极推动绿色矿山建设。
在盐边县钒钛产业开发区,290户企业在此扎根,其中包括174户工业企业、6户化工与新能源企业以及6户高新技术企业。这里正在全力打造国家级钒钛磁铁矿综合利用绿色发展示范基地。
美利林钒钛新材料股份公司引进全球先进的耐磨材料生产工艺,产品达到欧洲先进标准。目前,该企业正在推进三大重点项目:年产60万吨攀西钛精矿升级转化氯化钛渣项目、年产30万吨高端钒钛耐磨钢球项目,以及年产10万吨高端钒钛耐磨铸球项目。
龙佰四川矿冶有限公司则通过自主研发新工艺,成功解决了攀西红格矿区提钛降钙难题,为攀西钛精矿升级转化氯化钛渣提供了优质原料。其“超微细粒级钛铁矿全流程源头高效回收”关键技术开发,盘活了近8700万吨钛资源,相当于在四川新发现3个超大型钛矿。
绿色转型:从“黑色冶金”到“绿色智造”
攀钢集团作为长江上游最大的钒钛磁铁矿资源综合利用企业,近年来在绿色发展方面做出了表率。2020年12月,服役50年的马家田尾矿库提前闭库,经过生态修复,昔日的“黑湖”如今已成为市民休闲度假的网红打卡地——马家田花海公园。
在污染防治方面,攀钢集团投入72.52亿元,规划实施了199项超低排放改造项目。其中,西昌钢钒于2023年11月16日完成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成为西南地区首家获此殊荣的企业。目前,攀钢钒等7家单位已获得“四川省绿色工厂”称号。
未来展望:打造绿色低碳发展新高地
根据《攀枝花市碳达峰实施方案》,到2030年,攀枝花市将实现以下目标:
- 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000万千瓦
- 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39%左右
-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二氧化碳排放完成省级下达目标任务
为实现这一目标,攀枝花市将实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节能降碳增效、工业领域和城乡建设碳达峰、交通运输绿色低碳等十大行动。同时,该市还将加快氢能产业发展,建设国内首个液氢应用示范区,推动国氢科技氢能示范、川能投绿氢制备基地等项目加快实施。
从“钢城”到“生态城”,攀枝花市的转型之路展现了中国工业城市绿色发展的新路径。未来,这座城市将继续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绿色发展为方向,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