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二氧化碳浓度飙升,地球“发烧”怎么办?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二氧化碳浓度飙升,地球“发烧”怎么办?

引用
搜狐
13
来源
1.
https://m.sohu.com/a/826324878_122004016/?pvid=000115_3w_a
2.
http://finance.people.com.cn/n1/2025/0120/c1004-40405218.html
3.
https://finance.sina.com.cn/esg/2024-08-09/doc-inchziei7682057.shtml
4.
https://llig.buaa.edu.cn/info/1034/2598.htm
5.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9C%B0%E7%90%83%E5%A4%A7%E6%B0%A3%E4%B8%AD%E7%9A%84%E4%BA%8C%E6%B0%A7%E5%8C%96%E7%A2%B3
6.
https://www.kwm.com/cn/zh/insights/latest-thinking/article-6-2-of-the-paris-agreement-and-the-rise-of-carbon-credit-transactions-between-governments.html
7.
http://www.news.cn/energy/20250120/1c4aadac734c4d4c8803d29e5efcfad4/c.html
8.
https://www.dnv.com/cn/news/whitepaper-the-potential-of-onboard-carbon-capture-in-shipping/
9.
https://www.ecv-events.com/ads/CarbonNeutral/cn.php
10.
https://www.las.ac.cn/front/product/detail?id=1903f551d16239cffde9bf5307899ae9
11.
https://www.wam.ae/article/bhl540o-%E8%8B%8F%E6%A0%BC%E5%85%B0%E5%A4%A7%E5%AD%A6%E7%A0%94%E7%A9%B6%E6%8F%AD%E7%A4%BA%E4%BA%8C%E6%B0%A7%E5%8C%96%E7%A2%B3%E5%AF%B9%E5%9C%B0%E7%90%83%E6%B0%94%E5%80%99%E7%9A%84%E6%B7%B1%E8%BF%9C%E5%BD%B1%E5%93%8D
12.
https://wmo.int/zh-hans/news/media-centre/2023nianwenshiqitinongduzaidubiaoshengbingchuangxinjilu
13.
https://www.nea.gov.cn/2024-03/01/c_1310766041.htm

2024年前6个月,全球碳排放总量较上年同期增加2.1亿吨,其中发电部门碳排放贡献最大,增幅达0.8%。这一数据令人担忧,因为就在不久前,全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刚刚创下历史新高。

根据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的数据,截至2023年10月,地球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平均浓度已达到422.17ppm(百万分比),较工业革命前的280ppm大幅上升。更令人不安的是,这一增长速度正在加快。2010-2020年间,全球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平均每年增加超过2ppm,而在2015年和2023年,这一数字更是分别达到了2.9ppm和2.85ppm的高位。

这种快速上升的二氧化碳浓度正在给地球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2023年,全球气温已经突破了工业化前水平1.5°C的关键阈值。科学家们认为,这一极端升温现象与厄尔尼诺事件、空气污染减少以及云层变化等因素密切相关。

云层的变化尤其值得关注。研究显示,北半球和热带地区的低空云层覆盖正在显著减少,导致更多阳光直射地表,进一步推高了气温。这种云层减少的现象不仅与空气污染减少有关,更可能是一种“正反馈循环”:温度上升导致云量减少,云量减少又使地表吸收更多热量,从而加剧升温。

面对这一严峻形势,国际社会正在积极行动。2015年达成的《巴黎协定》为全球气候治理提供了重要框架。各国通过NDC(国家自主贡献)机制,自主设定减排目标和实施计划。中国作为全球重要经济体之一,承诺到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

《巴黎协定》第6.2条还创新性地建立了ITMO(国际转移减缓成果)机制,允许各国通过双边或多边合作方式进行碳排放减缓成果的国际转移和交易。这一机制不仅有助于各国更灵活地实现NDC目标,也为全球碳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技术创新方面,科学家们正在积极探索各种碳捕获和储存技术。美国辛辛那提大学研发的新型空气碳捕获系统就是一个典型案例。该系统利用特制的碳纤维和特殊吸附材料,能够直接从空气中捕获约420ppm的二氧化碳,且在2000多次碳捕获循环后性能依然稳定。

在企业层面,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将碳中和纳入发展战略。2024中国企业碳中和最佳实践论坛汇聚了来自工业制造、能源、化工、汽车、钢铁等领域的150多位企业高管,共同探讨碳排放计算、减碳路径设计、绿色技术创新等议题。企业不仅关注自身的碳排放,也开始重视供应链管理,推动全产业链实现碳减排目标。

公众对气候变化的关注度也在持续上升。在小红书等社交媒体平台上,关于气候变化的讨论热度持续攀升。人们不仅关注全球气候变化的最新动态,也开始探讨个人如何通过低碳生活为环境保护贡献力量。从使用低碳饮食到选择绿色出行,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开始以实际行动支持环保事业。

尽管挑战依然严峻,但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正在取得积极进展。从政府政策到企业行动,从技术创新到公众参与,每一个环节都在为地球降温贡献着力量。正如一位小红书用户所说:“虽然地球频率的改变带来了许多不确定性,但我们不妨张开双臂去拥抱这一变化,通过亲近自然、冥想静心等方式,感受这份独特的变化,探索内心更深层次的自己。”

面对全球气候变化这一人类共同的挑战,没有哪个国家、企业和个人能够置身事外。让我们携手合作,为地球降温,守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