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红楼梦》里的《好了歌》,你读懂了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红楼梦》里的《好了歌》,你读懂了吗?

引用
百度
11
来源
1.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A5%BD%E4%BA%86%E6%AD%8C%E6%B3%A8/8602696
2.
https://new.qq.com/rain/a/20240131A014CR00
3.
https://new.qq.com/rain/a/20240913A06J8J00
4.
https://m.sohu.com/a/836946173_122001006/?pvid=000115_3w_a
5.
https://new.qq.com/rain/a/20240201A029TY00
6.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07713312122425502
7.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BA%A2%E6%A5%BC%E6%A2%A6
8.
https://m.qidian.com/ask/qnjdyqbskwz
9.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113/07/30159923_1139206854.shtml
10.
http://book.newdu.com/m/view.php?aid=43538
11.
https://m.lcpop.com/sanwen/6014.html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随着一声苍凉的歌声,曹雪芹在《红楼梦》中道出了人生的无奈与虚幻。这首《好了歌》,通过跛足道人的口,唱出了世间最真实的人性写照。

01

从功名到荒冢:古今将相的最终归宿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这句诗道出了历史上无数英雄豪杰的最终结局。从秦始皇到汉武帝,从唐太宗到康熙大帝,这些曾经掌控天下的帝王将相,最终都难逃一死,留给后人的只是一座座荒草丛生的坟墓。

在现代社会,这种现象依然存在。多少人为了一官半职而机关算尽,不惜牺牲健康、亲情甚至道德底线。然而,当他们达到目标时,却发现权力带来的满足感是如此短暂,最终还是难逃“荒冢一堆草没了”的命运。

02

从聚财到散财:金银财富的虚幻本质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这句诗揭示了人们对财富的贪婪与执着。从古至今,无数人为了一己私欲,不择手段地聚敛财富,却往往在得到后才发现,这些财富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幸福。

在现代社会,这种现象更是屡见不鲜。多少人为了一点利益而勾心斗角,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然而,当他们被捕入狱时,那些曾经视为生命的财富,早已化为乌有。

03

从恩爱到陌路:娇妻美妾的无常变幻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这句诗道出了爱情与亲情的脆弱与无常。在现实生活中,多少夫妻在一方去世后,另一方很快就另觅新欢,仿佛之前的誓言与承诺从未存在过。

这种现象在现代社会更为普遍。多少人在伴侣去世后,很快就投入了新的感情,甚至为了财产而与子女争执不休。这种现实,不禁让人感叹:所谓的永恒爱情,究竟有多真实?

04

从期望到失望:痴心父母的无奈现实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这句诗道出了天下父母的心酸与无奈。从古至今,多少父母为了子女倾尽所有,却往往得不到应有的回报。

在现代社会,这种现象更为突出。多少父母为了子女的教育、婚姻和事业操碎了心,却常常换来子女的冷漠与疏离。这种现实,不禁让人反思:我们是否过于执着于对后代的期望,而忽视了自己人生的真正价值?

05

“好便是了,了便是好”:人生的终极智慧

《好了歌》通过功名、财富、爱情和后代这四个方面,揭示了人生的虚幻与无常。它告诉我们,世间万物皆有定数,过分执着于外在的追求,最终只会带来无尽的烦恼与痛苦。

正如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所说:“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人生如梦,世事如烟,只有当我们放下执着,才能真正领悟生活的本质。这,或许就是《好了歌》想要告诉我们的终极智慧。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