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燃放烟花酿悲剧,安全教育刻不容缓
儿童燃放烟花酿悲剧,安全教育刻不容缓
1月17日,甘肃定西临洮县一名男童将点燃的爆竹扔进窨井,瞬间引发的爆炸将其掀至数米高空,窨井周围的地砖也被炸损。这一幕令人揪心的画面迅速登上热搜,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这起事故并非个案。近年来,儿童因不当燃放烟花爆竹而引发的悲剧屡见不鲜:
- 2023年2月1日,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区两名孩童将烟花扔进下水道,引发爆炸,导致一死一伤。
- 2023年1月10日,四川省峨眉山市两个男孩在路边玩耍时,一个孩子将鞭炮点燃扔进下水道,引发沼气爆炸,井盖被炸飞后砸中停放的车辆。
- 2021年1月,宁夏银川一名9岁男孩放鞭炮时,将点燃的鞭炮扔进下水井引发爆炸,当场身亡。
- 2020年1月,四川达州一女孩向粪池扔点燃的鞭炮,引发沼气爆炸,造成母子四人受伤,其中一人伤势较重。
这些触目惊心的案例背后,暴露出儿童燃放烟花爆竹存在诸多安全隐患:
儿童缺乏安全意识:儿童对危险的认知能力有限,往往无法准确判断烟花的危险程度,容易做出危险行为。
监护人监管不到位:很多事故发生在家长疏忽或不在场的情况下,说明家长对孩子的监管和安全教育还不到位。
燃放方式不当:如将烟花扔进窨井、下水道等密闭空间,或者在人员密集场所燃放,都极易引发严重后果。
产品质量问题:一些不合格的烟花爆竹存在安全隐患,容易引发意外。
为了确保孩子们的安全,专家建议家长和监护人采取以下措施:
选择正规产品:购买烟花爆竹时,一定要选择有资质的商家和正规产品,检查产品包装上的安全标志和使用说明。
全程陪同:儿童燃放烟花爆竹时必须有成人陪同,切忌让儿童单独燃放。
选择安全场地:应在空旷、远离易燃物的场所燃放,避开人员密集区域和禁放区。
保持安全距离:观赏烟花时要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不要近距离观看。
正确处理未爆烟花:如果遇到未爆的烟花,不要立即靠近查看,应等待15分钟后进行处理。
做好安全教育:平时要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让他们了解烟花爆竹的危险性,学会正确的燃放方法。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这意味着,如果孩子因燃放烟花爆竹造成他人伤害或财产损失,其监护人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安全无小事,生命最可贵。在欢度春节、享受节日氛围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家长和监护人要切实履行好监管职责,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确保他们能在安全的环境中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