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博园双子山:48米高的绿色生态新地标
上海世博园双子山:48米高的绿色生态新地标
上海世博文化公园内的双子山,是国内首座高度超过40米的人工仿自然山林,其主峰高达48米,次峰37米,两座山体延绵起伏,与自然山脉无异。作为上海城市更新的标志性项目,双子山不仅是一座可供市民登高望远的景观山,更是一座融合了生态建设、技术创新和人文关怀的绿色生态新地标。
生态建设:叠山理水还原自然野趣
双子山占地30万平方米,山体南北向长207米,东西向长830米。设计者采用传统的叠山理水造景手法,通过精心布置的山石、溪流和瀑布,还原自然山林的野趣。山体表面覆盖着7000多棵乔木,郁郁葱葱,为城市增添了一抹绿意。
山间小径盘旋而上,沿途设置了几处观景平台,并布设了矮椅,供市民散步休憩。登上山顶,不仅可以欣赏到卢浦大桥的雄伟身姿,还能将整个世博文化公园的美景尽收眼底。晴好天气下,眼力好的游客甚至可以看到浦东陆家嘴的“三件套”。
技术创新:工业遗产上的绿色奇迹
在软土地基上建造这样一座人工山林,无疑是一项巨大的工程挑战。双子山项目团队采用了多项创新技术,成功攻克了重重难关。
山体采用PEC(部分包覆钢—混凝土)钢框架结构,这是国内目前最大的PEC组合结构。这种结构不仅耐久性强,而且重量轻,完美平衡了经济性和实用性。为了确保山体稳定,工程师们设计了独特的网格结构,每个网格内都铺设了防穿刺的防水材料,避免植物根系对混凝土结构造成影响。
更令人称道的是,双子山内部“暗藏乾坤”。山体内部空间被充分利用,建造了可容纳近1600辆机动车的停车库,其中包含约300个充电桩停车位。靠近山顶的位置设置空腔展览区,未来可用于各类艺术展出。山脚下还设计有儿童乐园,面积从原设计的4000平方米扩大至约8000平方米,为亲子家庭提供了更多游玩选择。
社会价值:市民休闲新去处
双子山免费向公众开放,游客只需提前一天通过“上海世博文化公园”小程序预约即可登顶游览。山顶观景平台不仅是拍照打卡的好去处,更是欣赏日落美景的绝佳位置。傍晚时分,站在观景台上,看着夕阳洒在黄浦江面上,感受微风拂过,令人心旷神怡。
良好的生态环境也吸引了众多野生动物前来栖息。园区内时常可见白鹭、野鸭等鸟类在水边嬉戏,金鱼在溪流中悠然游弋,偶尔还能看到大雁在空中翱翔。这些野生动物的存在,为双子山增添了更多生机与活力。
作为上海世博文化公园的核心景观之一,双子山不仅见证了从工业遗产到绿色公园的华丽转身,更成为了城市更新与生态建设的典范。它不仅为市民提供了一个亲近自然、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更展现了上海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创新与实践,成为名副其实的绿色生态新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