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AI音乐版权大战:技术突破引发的法律挑战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AI音乐版权大战:技术突破引发的法律挑战

引用
中国广播网
9
来源
1.
https://law.cnr.cn/zx/20250117/t20250117_527044270.shtml
2.
https://36kr.com/p/2879230115813761
3.
https://blog.csdn.net/2303_76399326/article/details/139888990
4.
https://finance.sina.com.cn/jjxw/2025-01-17/doc-ineffpzk6788666.shtml
5.
https://finance.sina.com.cn/tech/roll/2024-06-22/doc-inazqmmf4267237.shtml
6.
https://www.zhichanli.com/p/1885915674
7.
https://www.mycaijing.com/article/detail/529067?source_id=40
8.
https://duhuw.com/a640424-show/news-2297.html
9.
https://duhuw.com/a341282-show/news-1785.html
01

AI音乐版权争议:一场全球性的法律挑战

2024年6月,美国唱片业协会(RIAA)向AI音乐公司Suno和Udio发起诉讼,指控它们在训练AI模型时侵犯音乐版权。这一事件再次将AI音乐版权争议推向风口浪尖。

这并非个案。从《纽约时报》诉OpenAI,到国内首例AI生成声音人格权侵权案,AI版权争议已在全球范围内引发广泛关注。中国人民大学国家版权贸易基地发布的“2024数字版权保护与发展年度关键词”中,“AI大模型语料训练版权挑战”位列第三位,凸显了这一问题的紧迫性。

02

技术突破与商业困境

AI音乐的崛起得益于近年来的技术突破。以Suno为代表的AI音乐模型,能够通过简单的文本提示快速生成高质量的音乐作品。其核心技术是将音频信号token化,通过压缩技术将庞大的音频采样数据转化为更少量的token序列,从而实现高效处理。

然而,技术进步也带来了商业困境。AI音乐平台的版权政策存在显著差异:

  • Suno等创业公司面临版权训练数据的获取难题
  • 微软、谷歌等科技巨头通过雇佣音乐创作人解决版权问题
  • 国内平台如网易天音则明确用户基于AI生成内容的再创作成果归用户所有
03

法律争议的核心:版权归属与合理使用

AI音乐版权争议的核心在于两个方面:

  1. 版权归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AI不具备独立法律人格,无法享有版权。但人类创作者在AI音乐生成过程中的贡献如何界定,尚无明确标准。

  2. 合理使用:在输入端使用受版权保护的作品进行训练是否构成侵权?美国版权法第107条规定的“合理使用”四要素成为关键判断标准。

具体案例中:

  • Suno被诉侵权,每首作品面临15万美元赔偿
  • 国内首例AI生成声音人格权侵权案中,配音师胜诉
  • 美国第九巡回法院强调“变革性/转换性使用”原则
04

国际视角:不同国家的应对策略

各国对AI版权问题的处理方式存在差异:

  • 美国:通过“合理使用”原则进行个案判断,强调“变革性/转换性使用”
  • 英国和欧盟:提供版权例外,允许为研究目的进行文本和数据挖掘
  • 日本:规定数据分析不涉及人类感官感知作品内容的,不构成侵权
05

未来展望:寻求平衡之道

面对AI音乐带来的版权挑战,业界和学界普遍认为需要在保护创作者权益与推动技术创新之间寻求平衡。可能的解决方案包括:

  1. 完善立法:明确AI生成内容的版权归属和合理使用标准
  2. 建立版权许可机制:为AI训练数据提供合法获取渠道
  3. 技术解决方案:开发版权过滤和识别技术,防止侵权内容传播

AI音乐的未来充满机遇与挑战。正如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支晓强所说:“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推动下,作品的范围日益扩充,版权的界限逐渐模糊,传统的版权保护方式越来越难以应对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挑战。”

这场版权之争的最终解决,不仅关系到音乐产业的未来发展,更将为整个AI内容创作领域提供重要参考。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