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ME联手上海民族乐团,AI音乐版权新挑战
TME联手上海民族乐团,AI音乐版权新挑战
4月13日,一场别开生面的音乐会《零·壹|中国色》在上海1862时尚艺术中心上演。这场由上海民族乐团、腾讯音乐娱乐集团(TME)联合打造的音乐会,全部曲目均由AI作曲,标志着传统民乐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
这场音乐会以“中国色”为创作灵感,通过笙、笛、古筝、阮、二胡等传统乐器,演绎了《东方既白》《松花》《娇红》等九首AI创作的民乐作品。演出突破传统舞台形式,将浦江美景与国乐艺术巧妙结合,为观众带来沉浸式体验。
这场音乐会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现了AI技术在传统音乐领域的创新应用,也引发了关于AI音乐创作版权保护的新一轮讨论。
AI音乐创作的版权困境
AI音乐创作对传统版权法律体系提出了新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作品原创性与独创性的认定:AI生成的音乐是否具备著作权法要求的“独创性”存在争议。虽然北京互联网法院曾认定编曲具有独创性并受保护,但AI作品的独创性评估仍缺乏明确标准。
权利归属问题:AI音乐的创作者难以界定。如果AI被视为工具,其背后的操作者(如开发者或用户)可能成为权利主体;但如果AI被赋予一定创作地位,则需重新思考权利分配机制。
训练数据的合法使用:AI模型需要大量音乐数据进行训练,这可能导致侵权风险。例如,Suno和Uncharted Labs因未经授权使用版权音乐训练AI而面临诉讼。此外,《COPIED法案》草案提出禁止未经授权使用受版权保护的内容来训练AI,进一步凸显了这一问题。
人格权保护:AI模仿歌手声音或形象时,可能侵犯其姓名权、肖像权等。例如,“AI孙燕姿”事件引发了关于表演者权和个人声音权益的讨论。
合理使用的边界:AI在创作中引用现有作品是否构成合理使用尚无定论。美国版权法中的四要素测试及转换性使用规则虽提供了一定指导,但在AI场景下如何适用仍存争议。
具体案例:RIAA诉Suno案
2024年6月,美国唱片业协会(RIAA)起诉了两家AI音乐公司——Suno和Udio,指控他们在训练AI工具时,涉嫌侵犯音乐版权。这两家公司的产品都允许用户仅通过文字的提示词直接生成歌曲,RIAA表示,两家AI音乐公司在未经同意或者付费的情况下侵权使用已上市发行的音乐,因此要求禁止两家公司使用侵权材料,并对每件侵权作品支付15万美元的赔偿金。
这一案件凸显了AI音乐公司在版权方面的风险,也引发了业界对AI训练数据合法使用的广泛讨论。
国际立法探索:欧盟《AI法》的启示
8月,全球首部全面监管人工智能的法律——《欧洲人工智能法》(Europea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ct,下称《AI法》)正式生效。其中,《AI法》对现有著作权制度更新带来哪些启示?
中央财经大学副教授李陶表示,《AI法》强调,必须在欧盟已有的著作权制度的框架下去解决相关的版权问题,也就是说,AI相关产业链上的主体必须遵守,欧盟历史上所有与版权相关的指令。
《AI法》第53条第1款(c)项规定,通用AI模型的提供者应制定遵守欧盟版权法的方案,特别是通过运用最先进的技术,识别出根据《数字化单一市场中的版权指令》明确的权利保留的内容。
李陶表示,《数字化单一市场中的版权指令》第4条第3款是关于文本和数字挖掘的权利保留内容,规定了对文本和数字挖掘的例外和限制条件:权利人没有以适当方式明确保留对作品或其他内容的使用,例如针对网上公开提供的内容采取机器可读的方式。
因此,李陶认为,欧盟《AI法》此条规定的言下之意在于,如果不存在上述例外情况,那么相关的市场主体可以通过文本和数字挖掘的法律规范、豁免制度,对版权保护客体来进行利用。
李陶强调,在《AI法》中,著作权的责任主体是通用AI模型的提供者。《AI法》要求通用AI模型提供者应制定相称的透明度报告,包括起草和更新说明文件,提供有关通用AI模型的信息(包括合规信息)供下游提供商使用,以及向AI办公室和其他国家主管部门提供。
在许可与例外方面,李陶表示,《AI法》要求通用AI模型的提供者在开发、训练模型的过程中,对著作权法保护客体的任何使用都需要取得授权,除非这些使用属于欧盟著作权制度权利限制规则中的内容。
《AI法》认为,此类模型的开发和训练需要访问大量文本、图像、视频和其他数据。在这种情况下,文本和数据挖掘技术可广泛地用于检索和分析这些受著作权和相关权保护的内容。如果不存在适用相关著作权例外和限制的情形,其对受著作权制度保护内容的使用都需要取得相关权利人的授权。
李陶介绍,在具体实施的层面,将通用AI模型投放到欧盟市场的提供商都应确保遵守《AI法》的相关著作权合规义务,任何提供商都不允许够通过借助低于欧盟著作权相关标准来在欧盟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
此外,通用AI模型的提供者需要起草并公开提供用于训练通用模型的内容的足够详细的摘要,摘要包括受版权法保护的文本和数据的来源。而在行政监管层面上,欧盟人工智能办公室应监督通用AI模型的提供者是否履行了其应当履行的有关于摘要与信息公开义务,而无需核实和对培训数据进行逐项著作权合规进行实质性评估。
未来展望:构建公平合理的版权保护体系
面对AI音乐创作带来的版权挑战,未来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完善立法框架:借鉴欧盟《AI法》经验,制定专门针对AI创作的版权法规,明确AI生成内容的版权归属和使用规则。
加强行业自律:AI音乐平台应建立透明的版权管理机制,确保训练数据的合法使用,同时为创作者提供清晰的版权政策指引。
推动国际合作:鉴于AI技术的跨国特性,需要加强国际版权保护合作,建立统一的版权保护标准。
平衡创新与权益保护:在鼓励AI技术创新的同时,充分保护传统艺术家的权益,实现技术发展与文化传承的双赢。
随着AI技术的不断进步,AI音乐创作必将成为音乐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技术创新与版权保护之间找到平衡点,将是未来音乐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