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桐庐探秘:范仲淹与桐君山的传奇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桐庐探秘:范仲淹与桐君山的传奇

引用
搜狐
9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852890031_121117477
2.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MST6J2L05566FH1.html
3.
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8%AD%E5%8E%9F/1415
4.
https://read.douban.com/kind/1?start=25000&sort=hot&promotion_only=True&min_price=1000&max_price=None&works_type=None
5.
https://www.baike.com/wikiid/7241888080323182592
6.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AE%8B%E4%BB%A3%E6%96%87%E5%AD%B8
7.
https://www.tonglu.gov.cn/art/2025/1/23/art_1543980_59026777.html
8.
https://www.tlnews.com.cn/weny/content/2024-10/09/content_9733036.htm
9.
https://www.tlnews.com.cn/weny/content/2025-01/07/content_9762115.html

桐庐,这座位于浙江省西北部的小城,不仅有美丽的自然风光,更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其中,桐君山作为中药文化的发源地,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医药智慧;而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在桐庐的任职经历,也为这座城市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01

桐君山:中药文化的发源地

桐君山,又名东山,位于桐庐县城南2公里处,是富春江与分水江的交汇点。相传远古时代,一位老者来到此山,结庐而居,采药治病。老人每每采了草药,就在桐树下的茅草庐内煎药炼丹、研究药理、记录药性,又常常坐在桐树旁,义务为百姓诊病开药。人们问他姓名,老人笑而不答,指指身后那棵桐树,算是回答。于是,人们便尊称他为桐君。

桐君老人的传说,赋予这座如浮玉般精美的小山深厚的人文气息,让桐君山成为桐庐人心目中的一座圣山。这处药祖圣地已经成为桐庐的标志与象征。古往今来,人们在桐君山上建造了桐君塔、桐君祠、江天极目阁、四望亭等建筑。“朱楼隔绿柳,白塔映青山。”已经成为代代桐庐人永恒的记忆。

桐君老人,也毫无疑问成为桐庐人的精神偶像。千百年来,桐君的故事,流传在桐庐民间的口口相传中,流传在历史文献典籍中,也流传在历代文人的诗文中。元代诗人俞颐轩镌刻在桐君山石崖上的五绝:“潇洒桐庐郡,江山景物妍。问君君不语,指木是何年。”讲述的就是这个美好的传说。

明朝孙纲的七绝《桐君》:“以桐为姓以庐名,世世代代是隐君。夺得一江风月处,至今不许别人分。”表达了对桐君崇高的敬意。

桐君究竟何姓何名?生卒于何年何月?从何来又何往?人们一概不知。即使关于他所处的时代,在典籍中也有三种说法:其一,“黄帝时代说”;其二,“唐尧时代说”;其三,“上古时代说”。以上说法,无论黄帝时期还是尧帝时期,抑或上古时代,都是遥远的古代。三种说法之中流传最广,最为人取信的,是黄帝时期说。那时应该与小青龙遗址所处的年代相当,桐庐一带已经是人类聚居地,桐君受黄帝指派来此采药炼丹求医问道,也是合情合理的。

桐君的故事,甚至流传到了日本。13世纪末,日本医家惟宗时俊在《医家千字文》中,引用了我国隋唐之际的《本草抄义》一书中有关桐君的传说:桐君每乘绛云之车,唤诸药精,悉遣其功能,因则附口录之,呼为《桐君药录》。

桐君是个神仙般的人物,几乎成为古代文人的共识。元末明初桐庐著名学者徐舫在《桐君》一诗中写道:古昔有仙君,结庐憩桐木。问姓即指桐,采药秘仙箓。

无论是典籍中的“附口录之”,还是徐舫诗中的“采药秘仙箓”,都是指后人撰录的《桐君采药录》一书。桐君,也因此被后人尊称为“中药鼻祖”。

唐朝著名诗人刘禹锡曾留下“炎帝虽尝未解煎,桐君有箓那知味”的诗句。意思是炎帝神农氏虽然咬嚼初尝发现了茶叶,但他还不懂得煎煮,但桐君不仅开始煎煮茶叶,而且还记录了茶叶的味性与功效。从咬嚼初尝到煎煮品尝,对茶叶的使用享用几乎有了革命性的突破。茶叶与水的结合是桐君的首创。茶汤的问世,使茶从最早的药用走向了日常的饮用。由此可见,如果说炎帝神农氏是茶祖,那么,桐君便是茶文化之始祖。桐庐乃至富春江流域堪称是中国茶文化的发祥地。这一观点被杭州市茶文化研究会采纳,写入《杭州茶文化发展史》一书。尤其“桐君是知茶懂茶第一人”的观点,已广为传播。

02

范仲淹与桐庐:文学与文化的交融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市吴县)人,祖籍邠州(今陕西省彬州市)。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庆历新政”的发起者。范仲淹先祖为唐朝宰相范履冰,唐末时家族移居南下,其父为武宁军节度掌书记范墉。后范墉猝卒,范仲淹幼年丧父,其母谢夫人改嫁长山朱氏,故更名朱说。宋仁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 ,范仲淹科举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权知开封府等职,期间因直言敢谏而多次遭贬谪。

范仲淹在桐庐的任职经历,为这座城市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他在桐庐期间,创作了《潇洒桐庐郡十绝》,描绘了桐庐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魅力。其中一首写道:“潇洒桐庐郡,乌龙山霭中。使君无一事,心与白云空。”展现了桐庐山水的优美和宁静。

范仲淹的文学成就不仅体现在诗词创作上,他还善于撰写散文。他的《岳阳楼记》等名篇堪称传世经典,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范仲淹文武双全,武能知兵,文可治国,是宋仁宗时期的著名能臣。由他发起的庆历新政虽然最终失败,但其开创的变法革新先例为后来的王安石变法铺垫了道路,其高风亮节和高尚节操也成为了后世的精神榜样。

03

桐庐:历史文化的魅力

桐庐不仅有美丽的自然风光,更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从桐君山的中药文化到范仲淹的文学创作,从南朝谢灵运的山水诗到唐代诗人的桐庐诗,这座城市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文化。

桐庐的自然风光吸引了历朝历代的文人雅士。例如,山水诗鼻祖南北朝时的谢灵运就在桐庐创作了《富春渚》《七里濑》《初往新安至桐庐口》等多首诗作,因而,桐庐也是我国山水诗的发祥地之一。唐代著名诗人孟浩然、王维、李白、崔颢、刘长卿、严维、孟郊、张继、韩愈、张籍、白居易、张祜、杜牧、李频、陆龟蒙、罗隐、吴融、杜荀鹤、韦庄、王贞白、皎然、贯休等都曾来过桐庐,并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桐庐的人文魅力也吸引了许多历史名人。例如,北宋范仲淹知睦州时二访方干故里,写了多首诗赞扬方干,并请人在严先生祠堂东壁画上方干像,与严子陵并祀。方干是“睦州诗派”的杰出代表,《全唐诗》 收有方干诗10卷348首,从数量上看在两千余名诗人中位列第25位。

桐庐的历史文化魅力,不仅体现在自然风光和文学创作上,更体现在其深厚的人文精神。桐君老人的传说,展现了中华民族尊医重药的传统;范仲淹的文学创作,体现了中华民族崇尚文化的传统;而历代文人的诗篇,则展现了中华民族热爱自然、追求美好的传统。

桐庐,这座充满魅力的城市,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文化,也可以领略到自然风光的优美和宁静。桐庐,是一座值得一游的城市,更是一座值得品味的城市。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