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知柏地黄丸的历史传承与文化价值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知柏地黄丸的历史传承与文化价值

引用
大众网教育频道
10
来源
1.
https://health.dzwww.com/jkxw/cyyw/202405/t20240530_14257722.htm
2.
https://m.life.china.com/2024-08/08/content_344573.html
3.
http://shfda.eastday.com/eastday/n952776/n953193/u1ai21135263.html
4.
http://henan.kjzch.com/zhengzhou/2024-06-14/843334.html
5.
http://szyyj.gd.gov.cn/zyyfw/ysbj/content/post_4581590.html
6.
https://www.cacm.org.cn/spskl/item/?item_id=10031
7.
http://szyyj.gd.gov.cn/zyyfw/dyjc/content/post_4401405.html
8.
https://www.fzetyy.com/info/120867.jspx
9.
https://www.cacm.org.cn/spskl/item/?item_id=10030
10.
http://www.cntcm.com.cn/news.html?aid=256089

知柏地黄丸是中医临床常用的经典方剂之一,由六味地黄丸加知母、黄柏而成,具有滋阴降火的独特功效。其最早出处可追溯至清代医家吴谦等人编撰的《医宗金鉴》,而非明代张景岳的《景岳全书》。然而,张景岳对熟地黄的深入研究和评价,为知柏地黄丸的临床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

01

最早出处与历史演变

知柏地黄丸最早见于《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该书由清代医家吴谦等人编撰,成书于乾隆年间。书中记载:“知柏地黄丸,治肾阴虚火动,发热盗汗,口干舌燥,骨蒸劳热,梦遗淋浊,足膝疼热,小便赤涩,妇人经闭,血淋,带下,血崩,阴痿,阴肿,阴痛,疝气,下疳,便毒等证。”

02

张景岳对熟地黄的研究与评价

虽然知柏地黄丸并非出自《景岳全书》,但张景岳对熟地黄的深入研究和评价,为该方剂的临床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张景岳在《本草正》中对熟地黄的功效有精辟论述:“诸经之阴血虚者,非熟地不可。阴虚而神散者,非熟地之守不足以聚之;阴虚而火升者,非熟地之重不足以降之;阴虚而躁动者,非熟地之静不足以镇之;阴虚而刚急者,非熟地之甘不足以缓之;阴虚而水邪泛滥者,舍熟地何以自制;阴虚而真气散失者,舍熟地何以归源;阴虚而精血俱损、脂膏残薄者,舍熟地何以厚肠胃。”

03

后世应用与发展

知柏地黄丸在后世得到了广泛应用和发展。该方剂主要用于治疗阴虚火旺所致的发热盗汗、口干舌燥、骨蒸劳热、梦遗淋浊、足膝疼热、小便赤涩等症状。此外,该方剂还被广泛应用于妇科疾病,如经闭、血淋、带下、血崩等。现代医学研究还发现,知柏地黄丸对高血压、糖尿病及更年期综合征等疾病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04

历史传承与文化价值

知柏地黄丸作为中医经典方剂之一,其历史传承和文化价值不容忽视。该方剂不仅体现了中医理论的精髓,还凝聚了历代医家的临床智慧。其组方严谨,配伍精当,体现了中医辨证施治的特色。同时,该方剂的广泛应用和发展,也反映了中医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