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糖尿病日:我国糖尿病患者超1.4亿,专家呼吁加强健康教育
联合国糖尿病日:我国糖尿病患者超1.4亿,专家呼吁加强健康教育
11月14日是第18个“联合国糖尿病日”,今年的主题是“了解风险 应对风险”。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最新数据,截至2021年,中国20-79岁人群中糖尿病的患病率高达10.6%,患者人数达到1.41亿,居全球首位。更令人担忧的是,在这些患者中,超过一半的人并不知道自己患病。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可主要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等类型。其中,2型糖尿病最为常见,占患者总数的90%以上。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然而,许多患者在早期可能并无明显症状,导致病情被延误。
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真正致命的是其并发症。高血糖会损害全身多个器官系统,引发心血管疾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等严重并发症。据统计,每年约有83.4万人死于糖尿病的各种并发症。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发布的《中国大众糖尿病认知调查报告》显示,公众对糖尿病危害的认知明显不足,特别是对心脑血管并发症的认知率仅为43%。
专家指出,糖尿病的防控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国家卫生健康委已将糖尿病防治纳入《健康中国行动(2021-2030年)》,明确提出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营造有利于慢性病防治的社会环境。
那么,如何有效防控糖尿病呢?专家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提高风险意识:了解糖尿病的高危因素,如年龄超过40岁、有家族史、体重超标、缺乏运动、妊娠等。这些人群需要定期监测血糖,及早发现病情。
健康生活方式:合理膳食,控制糖分和饱和脂肪摄入,增加全谷物、蔬菜和水果的比例。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慢跑、骑自行车等。
规范治疗和管理:一旦确诊,要遵医嘱进行规范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提高治疗依从性,定期监测血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加强健康教育:通过各种渠道普及糖尿病知识,提高公众对疾病危害的认识,推动“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落实。
糖尿病的防控任重道远,需要政府、医疗机构、社区和每个个体的共同努力。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