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河北沧州:科技创新让旱碱麦飘香“盐碱滩”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河北沧州:科技创新让旱碱麦飘香“盐碱滩”

引用
腾讯
10
来源
1.
https://new.qq.com/rain/a/20250127A05QZI00
2.
https://economy.gmw.cn/2025-01/02/content_37774491.htm
3.
http://cpc.people.com.cn/n1/2024/0327/c64387-40204201.html
4.
https://www.stdaily.com/index/kejixinwen/202405/73a97c11f4be4e8e82b0a7575ed4000d.shtml
5.
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9/529422.shtm
6.
http://he.news.cn/20240417/09b6693b06904bdca666856241eaf806/c.html
7.
http://www.hebei.gov.cn/columns/580d0301-2e0b-4152-9dd1-7d7f4e0f4980/202501/05/aead724c-aa51-451f-bd6a-a0824561319d.html
8.
https://cangzhou.gov.cn/cangzhou/c100002/202501/6a69ba6d9cb2402ebda1c69a091665ff.shtml
9.
https://www.cznews.gov.cn/newweb/news/shizheng/2025-01-07/125280.html
10.
http://wsjkw.hebei.gov.cn/gclszhrmghgtrwrfzf/404659.jhtml

“春天白茫茫,夏天水汪汪,十年九不收,糠菜半年粮。”这句流传在河北沧州的民谣,道出了当地农民曾经的无奈与辛酸。沧州地处渤海之滨,土壤盐碱化严重,长期以来,这片土地被视为“农业荒漠”,农作物产量低下,农民收入微薄。

然而,近年来,这片曾经的“盐碱滩”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通过科技创新和持续改良,沧州不仅成功种植了旱碱麦,还实现了产量和品质的双重突破,真正将“盐碱滩”变成了“米粮川”。

01

科技创新引领盐碱地改良

沧州的转变,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支撑。当地农业科研部门积极培育耐盐碱小麦品种,捷麦19、捷麦20、沧麦6002等新品种相继问世。这些品种不仅具有高产稳产的特点,还兼具抗旱、抗倒伏、抗病虫害等优良特性,为盐碱地种植提供了坚实的种质基础。

同时,沧州建立了旱碱麦育种、种植、推广、加工四大体系,形成了从田间到餐桌的完整产业链。目前,全市已建成旱碱麦繁育基地6.15万亩,年繁种能力达到1.8万吨,为大面积推广种植提供了保障。

02

旱碱麦种植成效显著

科技创新的成果很快在田间地头开花结果。据统计,2024年,沧州市旱碱麦种植面积达到184.98万亩,较上年增长19.6%。平均亩产达到245.4公斤,总产量达24.5万吨,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更令人振奋的是,旱碱麦的经济效益日益凸显。目前,沧州已有13家市级以上旱碱麦加工龙头企业,年加工能力达90万吨。黄骅旱碱麦区域公用品牌在北京发布后,14家龙头企业与北京新发地100多家优质经销商签约,累计签约额达1亿元。同时,5个旱碱麦产品获得绿色食品证书,品牌价值不断提升。

03

微咸水灌溉技术开创节水新模式

在盐碱地改良过程中,沧州还创新性地开发了微咸水灌溉技术。针对淡水资源短缺的问题,科研人员发现,在中轻度盐碱地,采用含盐量2-5克/升的微咸水进行春季灌溉,不仅不会影响小麦产量,还能有效节约淡水资源。

这一发现为解决淡水资源短缺问题开辟了新途径。在南皮县,当地农民已经开始利用微咸水进行安全灌溉,小麦和玉米产量都有了显著提升。而在海兴县等重度盐碱地区,科研人员则采用咸水结冰灌溉技术,通过冬季抽取地下咸水结冰,春季自然融化淋洗盐分,成功改良了5万亩重度盐碱地。

04

未来展望:打造旱碱麦产业新高地

为了进一步推动旱碱麦产业高质量发展,河北省旱碱麦加工技术创新中心已于2025年落户沧州。该中心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与营养健康研究院(沧州)、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沧州市农林科学院及相关食品加工企业共建,将聚焦旱碱麦加工领域的关键共性技术问题和新产品开发,致力于产出具有应用价值和市场前景的创新成果。

从“盐碱滩”到“米粮川”,沧州的转变不仅是农业科技的胜利,更是农民智慧和汗水的结晶。如今,这片曾经贫瘠的土地,正在科技的引领下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为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