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斯坦福大学最新研究:ctDNA在癌症监测中更胜一筹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斯坦福大学最新研究:ctDNA在癌症监测中更胜一筹

引用
6
来源
1.
https://www.ilongre.com/university/detail/8305
2.
https://tbcr.amegroups.org/article/view/85637/html
3.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8971369/
4.
https://zh.coursera.org/stanford
5.
https://www.xuanxiaodi.com/school/6/majors-graduate
6.
https://dailyreporter.esmo.org/european-lung-cancer-congress-2024/opinions/incorporating-ctdna-into-clinical-trial-design

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助理教授Max Diehn及其团队最近发表了一项关于循环肿瘤DNA(ctDNA)的研究,揭示了其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治疗监测中的重要价值。这一发现不仅推进了液体活检技术的应用,也引发了对ctDNA与循环肿瘤细胞(CTC)在临床实践中优劣的深入讨论。

01

ctDNA与CTC:液体活检的双子星

液体活检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测方法,通过分析血液中的肿瘤标志物来评估癌症状态。其中,ctDNA和CTC是两种关键的检测对象。

ctDNA是指从坏死或凋亡的肿瘤细胞释放到血液循环中的DNA片段,携带肿瘤特异性的基因突变信息。其优势在于能够反映全身肿瘤负荷,用于监测疾病进展、预测预后,指导靶向治疗选择,并监测耐药性和微小残留病灶。

CTC则是从原发或转移瘤脱落并进入血液循环的完整肿瘤细胞。CTC的优势在于提供实时的肿瘤生物学信息,有助于研究肿瘤异质性和转移机制,动态监测治疗反应,为个性化医疗提供依据。

02

斯坦福研究:ctDNA预测治疗效果

斯坦福大学的研究聚焦于ctDNA在不可切除III期NSCLC患者中的应用。研究发现,ctDNA的检测可以预测患者在接受化放疗后的临床结果,特别是在疾病进展和无进展生存期方面。

研究中,患者在接受化放疗后采集血浆样本进行ctDNA分析。结果显示,ctDNA的水平与治疗效果密切相关:

  • 在化放疗完成后,检测到ctDNA的患者24个月无进展生存率为29%,而未检测到ctDNA的患者为65%(p=0.0048)
  • 在免疫治疗第二周期开始前,检测到ctDNA的患者24个月无进展生存率为0%,而未检测到ctDNA的患者为72%(p<0.0001)
  • 在免疫治疗结束时,检测到ctDNA的患者24个月无进展生存率为15%,而未检测到ctDNA的患者为67%(p=0.0011)

此外,研究还发现,经过1个周期的免疫治疗后,ctDNA水平下降或未检测到的患者预后更好,24个月无进展生存率为72%,而ctDNA水平上升的患者则为0%(p<0.0001)。

03

CTC vs ctDNA:应用场景的差异

虽然ctDNA在NSCLC中显示出强大的预测能力,但在乳腺癌领域,CTC的应用则更为广泛。研究显示,CTC在转移性乳腺癌(MBC)患者中的检出率为50%,而在早期乳腺癌(EBC)患者中的检出率为25%。CTC不仅作为独立的预后生物标志物,还能通过检测HER2等表面生物标志物来指导治疗决策。

然而,CTC的主要挑战在于其低丰度,尤其是在疾病早期阶段。相比之下,ctDNA虽然在早期检测中也面临类似问题,但其在监测治疗反应和预测疾病进展方面表现出独特优势。

04

未来展望:液体活检技术的融合

尽管ctDNA和CTC各有优劣,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将多种液体活检分析物结合使用可以提供更全面的肿瘤信息。例如,同时检测ctDNA、细胞外囊泡、循环RNA等标志物,可以更准确地反映肿瘤的复杂性。

斯坦福大学的这项研究为进一步优化癌症治疗策略提供了新的参考。通过精准监测ctDNA水平,医生可以更早地识别出可能对治疗无反应的患者,从而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避免不必要的副作用和经济负担。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液体活检有望在癌症的早期筛查、疗效评估及预后预测等领域发挥更大作用,推动肿瘤诊疗的个体化发展。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