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韵江南遇科技春晚:2025央视春晚无锡分会场幕后揭秘
水韵江南遇科技春晚:2025央视春晚无锡分会场幕后揭秘
2025年央视春晚首次将分会场设在江苏无锡,这场以“舟楫”为贯穿元素的水上盛宴,不仅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韵味,更融合了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从太湖到古运河,从千年文脉到时代新篇,这场6分半钟的演出,凝聚了导演团队2个月的心血,也展现了无锡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三个篇章,展现千年风韵与时代新篇
无锡分会场的演出分为三个篇章,以水系为舞台,从太湖延伸至古运河畔,展现江南水乡的独特魅力。第一篇章“千年文脉”集中展现了江南人才辈出的历史底蕴;第二篇章“百年工业”则通过近代民族企业家的故事,展现无锡作为民族工商业发源地的繁盛;第三篇章“千帆竞发”在太湖上汇聚,展现新时代的奋斗精神。画面中,水系逐渐开阔,从水弄堂到大运河再到太湖,象征着无锡从历史走向未来的历程。
幕后揭秘:太湖上的拍摄挑战
这场演出的筹备过程充满挑战。导演团队于2024年11月开始进驻无锡,面对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在太湖上的拍摄。由于太湖上无法固定船只,所有拍摄必须在船只持续航行中完成,这与前期策划有很大出入。导演团队和水上运输团队经过多次试验,最终解决了这一技术难题。此外,由于大部分拍摄地点邻近水系,安全问题成为最大挑战。无锡地方团队提供了全面细致的安保和水上救援系统,确保了拍摄的顺利进行。
科技创新:XR与数字孪生的完美融合
今年的春晚运用了多项前沿技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XR(扩展现实)和数字孪生技术。通过这些技术,节目组打造了无限延展的虚拟舞台空间,再现中国古建的千年神韵。特别是在《栋梁》节目中,以梁思成先生绘制的古建筑手稿为基础,通过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的数字孪生技术,精准还原了古代建筑的三维模型,让观众仿佛置身于古代建筑之中。
竖屏看春晚:创新传播方式
为了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观众的观看习惯,今年春晚首次推出了竖屏看春晚的模式。通过图像识别和AI跟踪技术,生成明星演员候场、台上表演和下场后的全方位视频,让观众可以360度无死角观看演出。此外,还特别推出了无障碍转播版本,通过AR虚拟技术和AI语音技术,为视障和听障人士提供更好的观看体验。
观众反响:期待与自豪
作为分会场所在地,无锡市民对春晚的热情空前高涨。南长街作为重要拍摄地,不仅更换了统一的黄色灯光,还增添了蛇年新春装饰,成为市民和游客的热门打卡点。市民们表示,通过春晚的镜头,让更多人看到了无锡的美,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精气神,也让他们对自己的家乡倍感自豪。
这场融合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视听盛宴,不仅展现了无锡的独特魅力,更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通过央视春晚的平台,无锡向世界展示了其千年古城的现代活力,也让全球华人感受到了浓浓的中国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