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医科大学二附院专家解读:科学应对肺结节,这些知识你必须知道
昆明医科大学二附院专家解读:科学应对肺结节,这些知识你必须知道
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肿瘤中心,专家们每天都会面对一个常见的问题:体检发现的肺结节是否需要治疗?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让很多人感到焦虑和困惑。今天,我们就请该院的专家为我们详细解读肺结节的相关知识。
肺结节:大多数是良性的
首先,让我们消除一个普遍的误解:肺结节并不等于肺癌。根据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肿瘤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超过95%的肺结节都是良性的,不需要手术治疗。那么,什么样的肺结节需要引起重视呢?
肺结节的分类与特征
肺结节的大小和密度是判断其性质的重要指标。一般来说,肺结节按直径可分为三类:
- 微结节:直径小于0.5厘米
- 小结节:直径在0.5-1厘米之间
- 结节:直径在1-3厘米之间
当病灶直径达到或超过3厘米时,则被称为肿块或肿物。
从密度来看,肺结节可分为三类:
- 实性结节:在CT扫描下呈现为白色高密度影,表面光滑且形态小而圆
- 部分实性结节:包含磨玻璃密度成分和实性成分
- 磨玻璃结节:在影像上看起来类似于磨砂玻璃
如何判断肺结节的恶性概率?
根据《肺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肺结节的恶性概率与其大小和密度密切相关:
- 直径小于5毫米的结节,恶性概率低于1%
- 直径5-10毫米的结节,恶性概率在6%-28%
- 直径11-20毫米的结节,恶性概率达33%-64%
- 直径大于20毫米的结节,恶性概率高达64%-82%
从密度来看,部分实性结节的恶性概率最高,其次是磨玻璃结节,实性结节的恶性概率相对较低。
肺结节的科学诊断与治疗
一旦发现肺结节,医生会根据其特征和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随访或治疗方案。对于直径小于8毫米的结节,通常建议定期复查,观察其变化。而对于直径大于8毫米、边界不清晰、分叶状或边缘毛糙的结节,则需要进一步检查,必要时进行活检或手术。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一些新型治疗方法为肺结节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例如,福建省肿瘤医院近期开展的经支气管镜下肺毛玻璃结节冷冻消融治疗术,为不适合手术的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选择。
发现肺结节,该怎么办?
如果体检发现肺结节,最重要的是保持冷静,遵循医生的建议。大多数肺结节都是良性的,不需要过度担心。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应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复查,监测结节的变化。如果医生建议进一步检查或治疗,应及时配合,以便及早发现和处理可能的问题。
总之,面对肺结节,既不要过度恐慌,也不要掉以轻心。科学的认识和合理的应对,是战胜疾病的关键。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肿瘤中心的专家们也提醒大家,定期体检、健康生活、远离烟草,是预防肺部疾病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