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感冒药安全指南:专家教你选药避坑
冬季感冒药安全指南:专家教你选药避坑
随着冬季的到来,感冒成为了很多人的困扰。面对琳琅满目的感冒药,如何选择和使用成为了大家关心的问题。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冬季感冒药的安全使用指南,帮助您在寒冷季节里安心应对感冒。
感冒药的分类与作用
常见的感冒药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主要用于缓解发热和疼痛症状。但需要注意的是,对乙酰氨基酚过量使用可能损伤肝脏,孕妇禁用布洛芬。
抗组胺药:如氯苯那敏、苯海拉明等,可以缓解打喷嚏和流涕。第一代抗组胺药可能引起嗜睡,部分人群需慎用。
减充血剂:如伪麻黄碱,能缓解鼻塞,但不宜连续使用超过7天。
镇咳药:如右美沙芬,适用于干咳,但妊娠早期妇女及特定患者禁用。
复方感冒药:如泰诺(酚麻美敏片)、新康泰克(氨麻美敏片II)等,含有多种成分,适合多种感冒症状。但使用时需特别注意避免重复用药。
安全用药指南
避免重复用药
近期,厦门一位年近五旬的陈先生因自行叠加服用多种感冒药三天后,出现肝肾功能衰竭,生命危在旦夕。通过5次血浆置换才脱离危险。这个案例警示我们,感冒药不能随意叠加使用。
药剂科主任彭正红指出,很多感冒药含有相同的活性成分,重复摄入不仅会导致药效重复,用量过大还可能导致肝脏损害,甚至发生不可逆的损伤。例如,对乙酰氨基酚是常见感冒药中的主要成分,过量使用会严重损害肝脏。
特殊人群用药注意事项
儿童:应使用儿童专用复方抗感冒药,避免因肝肾功能较弱导致药物蓄积。不建议给1岁以下儿童自行用药。
孕妇:全程需在医师指导下服用感冒药,避免影响胎儿正常发育。
老年人:特别是有心脏病、高血压、甲亢、青光眼、肺气肿等基础疾病的人群,需遵医嘱用药。
实用用药建议
体温38.5℃以上才可服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退热药物,且不需连续用药。
仔细阅读说明书,了解药物成分,避免重复用药。
不要随意使用抗生素,感冒多由病毒引起,抗生素对病毒无效。
儿童用药需严格按照年龄和体重计算剂量。
服药期间注意观察身体反应,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专家建议
北京地坛医院副院长蒋荣猛教授强调,规范用药是关键。患者应严格按照医嘱用药,包括用药剂量、用药时间和用药疗程等,切忌自行停药或随意更换药物。
对于高危人群,即使症状较轻,也应考虑抗病毒治疗,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家长应特别关注儿童患者的病情变化,注意监测体温、精神状态、呼吸频率和手脚温度等关键指标。
此外,专家还建议公众接种流感疫苗,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戴口罩、保持室内通风等,以预防感冒的发生。
在感冒高发的冬季,合理用药是关键。希望本文能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感冒药的使用方法,做到科学用药、安全用药。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请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