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珠新生:北海千年珠城的产业复兴之路
南珠新生:北海千年珠城的产业复兴之路
“西珠不如东珠,东珠不如南珠”,这句流传已久的谚语道出了南珠的尊贵地位。作为中国海水珍珠的发源地,广西北海的南珠文化源远流长,其养殖历史可追溯至汉代。千年来,南珠以其凝重结实、硕大圆润、晶莹夺目、光泽持久而闻名于世,被誉为“珍珠之王”。
南珠产业的辉煌与困境
新中国成立后,北海的南珠产业迎来了快速发展。1958年,南珠宫的前身——合浦专区珍珠养殖试验场成立,开启了中国海水珍珠人工养殖的新纪元。1978年,北海南珠产量更是达到了惊人的1272公斤,占全国海水珍珠产量的90%以上,创造了“中国南珠在广西,广西南珠在北海”的辉煌历史。
然而,进入21世纪,受海洋环境变化、养殖技术瓶颈等因素影响,南珠产量大幅下滑,产业陷入低谷。据统计,2000年至2010年间,北海南珠年产量从1000公斤锐减至不足100公斤,产业规模严重萎缩,许多珍珠养殖企业被迫转产或倒闭。
重振南珠产业的探索与实践
面对产业困境,北海市政府积极采取措施,推动南珠产业转型升级。2017年,北海市出台《关于加快南珠产业发展的决定》,提出要将南珠产业打造成为北海的特色产业、富民产业和文化品牌。随后,一系列扶持政策相继出台,包括设立南珠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建设南珠养殖基地、引进和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等。
在政府的引导下,南珠产业开始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方向发展。一方面,企业加大了对养殖技术和设备的投入,提高了珍珠的品质和产量;另一方面,通过品牌建设、文化挖掘和市场开拓,南珠的市场影响力和附加值不断提升。
南珠节:产业振兴的新引擎
为重振南珠产业,北海市自2017年起每年举办南珠节,通过一系列活动展示南珠文化魅力,推动产业升级。南珠节期间,不仅有精彩的文艺演出、非遗展示等文化活动,还举办南珠产业高峰论坛、珍珠交易会等专业活动,为业界搭建交流平台。
南珠节的举办不仅提升了南珠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据统计,2022年南珠节期间,北海市共签约南珠产业项目10个,总投资额达2.5亿元,涵盖养殖、加工、销售等多个环节。
南珠产业的未来展望
在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共同努力下,北海南珠产业正逐步走出低谷,重现昔日辉煌。据统计,2023年北海南珠产量已恢复至300公斤以上,较2010年增长近3倍。同时,南珠产品的附加值也在不断提升,从传统的珍珠饰品拓展到珍珠化妆品、保健品等多个领域。
展望未来,随着南珠产业的持续发展和创新,这颗“海上明珠”必将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为北海市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