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太湖湿地公园获23万元生态保护补偿资金
苏州太湖湿地公园获23万元生态保护补偿资金
近日,江苏省在全国率先启动湿地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苏州太湖国家湿地公园作为省级重要湿地,获得首批23万元生态保护补偿资金。这一举措不仅体现了江苏在湿地保护领域的创新实践,也为太湖湿地公园的生态保护工作注入了新的动力。
根据江苏省财政厅和林业局联合发布的《江苏省省级重要湿地生态保护补偿实施方案(试行)》,此次补偿资金将主要用于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修复、自然岸线维护、河湖水系联通等建设。太湖湿地公园将利用这笔资金,进一步强化湿地生态功能,提升水源涵养和碳汇能力,为野生动植物提供更好的栖息环境。
作为全国首批、苏州首家国家级湿地公园,太湖湿地公园自2010年5月开放以来,始终将生态保护放在首位。公园总面积2.3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占比高达71%,是集湿地保护、物种繁育、科普宣教、旅游发展于一体的综合性湿地公园。
近年来,太湖湿地公园通过实施“退渔还湿”等生态修复工程,持续改善湿地生态环境。此次获得的补偿资金,将为公园进一步提升生态保护水平提供有力支持。据苏州市湿地保护管理站副站长范竟成介绍,公园将严格按照资金使用规范,重点用于湿地植被恢复、鸟类栖息地改善、水质监测等项目,持续强化生态修复力度。
专家表示,湿地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建立,将有效提高各地湿地保护的积极性。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利用补偿资金,太湖湿地公园有望进一步提升其生态服务功能,为太湖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作出更大贡献。
随着《江苏省湿地保护条例》的修订实施,江苏湿地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正逐步完善。这一制度的推行,不仅有利于提升湿地涵养水源、固碳、调节气候等生态功能,也将促进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未来,太湖湿地公园将继续发挥其在生态保护和科普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为公众提供一个亲近自然、了解湿地的平台,同时也为太湖流域的生态安全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