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牌取消在即,新能源车企如何应对?
绿牌取消在即,新能源车企如何应对?
2025年,新能源汽车行业将迎来重大政策调整。乘联会已向国家有关部门提出合并蓝牌、绿牌的建议,预计最早将于2025年实施。这一政策变化将对新能源汽车行业产生深远影响,特别是对尚未实现盈利的蔚来、小鹏、理想等新势力车企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挑战。
绿牌政策:从优势到挑战
绿牌政策曾是推动新能源车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之一。在限号城市如上海、广州等地,免费绿牌极大促进了新能源车的渗透率。以上海为例,2021年至2023年,上海汽车年度累计上牌数均维持高位,其中2022年接近66万辆。然而,随着电车市场销量增长,油车养不起电车的问题日益突出,取消绿牌成为平衡市场的手段之一。
2025年,上海绿牌政策的调整情况终于明了。根据《上海市鼓励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实施办法》,对部分个人用户的牌照申请需求作出调整。对持有《上海市居住证》的来沪人员,由2024年政策要求的“自申请之日前36个月在本市连续缴纳社会保险或个人所得税”,调整为“自申请之日前48个月在本市累计缴纳社会保险或个人所得税满36个月”。同时,该政策也支持多车车主在一定条件下,通过以旧换新方式申领绿牌。
新势力车企:机遇与挑战并存
面对政策变化,各大新能源车企纷纷调整策略,以应对可能的市场波动。从2024年第三季度财报来看,蔚来、小鹏、理想等新势力车企表现各异。
理想汽车第三季度营收达428.7亿元,同比增长23.6%,单车收入从去年同期的33万元左右下降至今年的28万元左右。小鹏汽车在第三季度“逆风翻盘”,营收重返百亿,达到101亿元,同比增长18.4%。蔚来第三季度营收186.74亿元,同时完成自由现金流转正,现金储备增长至422亿元。
应对之策:多元化布局
面对绿牌政策调整带来的挑战,各大车企纷纷采取多元化战略,以增强市场竞争力。
小鹏汽车宣布进入增程式赛道,计划2025年推出至少4款新车,包括首次推出的超级电动版本车型。理想汽车则加大AI大模型技术底座的投入,在智能驾驶、智能空间、智能电动和高端底盘上坚持核心技术自研。蔚来选择品牌下探策略,推出乐道和萤火虫两个新品牌,覆盖不同价格区间,其中萤火虫产品价格定位在10万-20万元区间。
此外,多家车企还积极推出置换补贴政策。例如,蔚来提供2万元购车优惠,阿维塔则提供1万元厂家补贴和6000元保险补贴。这些措施旨在刺激消费需求,缓解政策调整带来的影响。
未来展望:从政策驱动到市场驱动
随着绿牌政策优势逐渐减弱,新能源汽车行业正加速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车企需要在产品力、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同时,面对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和技术壁垒加深的挑战,中国车企还需加强海外市场的知识产权布局,提升产品竞争力。正如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主任安庆衡所建议的,车企应依托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加快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创新“出海”思路,与相关国家开展全方位合作,加快融入全球价值链。
总体来看,虽然绿牌政策调整给新能源汽车行业带来一定挑战,但同时也将推动行业向更健康、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对于消费者而言,这也将意味着更多优质产品的选择。而对于整个行业来说,这是一次重要的转型升级机遇,将加速优胜劣汰,促进行业整体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