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二院新突破:术后放疗显著提高早期舌癌患者生存率
浙大二院新突破:术后放疗显著提高早期舌癌患者生存率
近日,浙大二院放疗科主任魏启春教授团队在国际顶级肿瘤学期刊《临床肿瘤学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JCO)上发表了一项重要研究。该研究聚焦于中低分化型早期舌癌的术后放疗效果,为舌癌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研究背景与目的
舌癌是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之一,其治疗效果与患者的生活质量密切相关。目前,手术切除是早期舌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但术后复发率较高,尤其是中低分化型舌癌患者。因此,探索有效的术后辅助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方法与结果
魏启春教授团队开展了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纳入了200例中低分化型早期舌癌患者。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接受单纯手术治疗,另一组在手术后接受辅助放疗。研究的主要终点是5年总生存率和局部区域无复发生存率。
研究结果显示,术后放疗组的5年总生存率为85%,显著高于单纯手术组的70%(P<0.05)。局部区域无复发生存率方面,术后放疗组达到80%,而单纯手术组仅为60%(P<0.05)。此外,术后放疗并未显著增加患者的生活质量受损程度。
研究意义与影响
这一研究结果具有重要的临床实践意义。首先,它明确了术后放疗对中低分化型早期舌癌患者的生存获益,为临床决策提供了高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其次,研究结果可能改变现有的全球舌癌治疗指南,推动术后放疗成为该类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案。
专家观点
魏启春教授表示:“这项研究结果令人鼓舞,它不仅证实了术后放疗在提高患者生存率方面的显著效果,还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明确的治疗选择依据。我们期待这一发现能够尽快应用于临床实践,造福更多舌癌患者。”
展望未来
尽管研究结果令人振奋,但仍需进一步研究以优化放疗方案,减少副作用,并探索个体化治疗策略。此外,如何将这一研究成果推广到基层医疗机构,提高整体医疗水平,也是未来需要关注的重点。
浙大二院放疗科团队的这一突破性研究,不仅为舌癌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也展示了中国医疗机构在临床研究领域的实力。随着更多高质量研究的开展,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癌症治疗将更加精准有效,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将得到更大程度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