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明珠塔迎来第1亿名游客,见证上海三十年发展变迁
东方明珠塔迎来第1亿名游客,见证上海三十年发展变迁
2024年9月29日,上海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迎来了一位特殊的游客——来自德国的退休物理老师彼得·鲍尔(Peter Baur)。当他踏上这座 iconic 塔楼的瞬间,不仅创造了个人的难忘回忆,更标志着东方明珠塔迎来了第1亿名游客这一历史性时刻。
从构想到现实:东方明珠塔的诞生
东方明珠塔的建设源于20世纪80年代上海城市发展的迫切需求。随着高层建筑的增多,原有的上海电视塔信号覆盖受到影响,新建一座更高电视塔的构想应运而生。1985年,上海市城乡规划委员会确定了陆家嘴纺织原料仓库和海军仓库原址作为新址。经过多次讨论和筹备,1991年7月30日,东方明珠塔正式动工。
建设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初期资金缺口达2亿元人民币,为此,上海市广播电视局创新性地将项目转型为股份有限公司,并推动其上市募资。1992年5月,上海东方明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发行股票,成功筹集所需资金。1994年11月18日,东方明珠塔主体结构完工,1995年5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
独特设计与功能布局
东方明珠塔总高468米,由3根斜撑、3根立柱、广场、塔座、下球体、上球体、五个小球体、太空舱等共同构成。其设计灵感来源于白居易《琵琶行》中的诗句“大珠小珠落玉盘”,通过11个大小不等的球体串联起整座塔楼。
塔内功能齐全,集观光、餐饮、文化展示、广播电视发射于一体。零米大厅设有上海城市历史发展陈列馆,展示上海开埠以来的城市发展历程。263米主观光层提供360度全景视野,可俯瞰黄浦江两岸美景。259米全透明悬空观光廊则让游客体验“空中漫步”的刺激感。此外,塔内还设有空中旋转餐厅、VR过山车等特色项目,为游客提供多样化的体验。
旅游价值与文化意义
作为上海的地标性建筑,东方明珠塔不仅是游客观赏城市美景的绝佳地点,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上海城市历史发展陈列馆通过珍贵文物、微缩景观和蜡像等展示上海的历史变迁,让游客深入了解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东方明珠科幻城则包含森林之旅、南极之旅、魔幻之旅等多种互动项目,适合各年龄段的游客探索。
未来发展展望
随着第1亿名游客的到来,东方明珠塔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未来,东方明珠塔将继续创新和升级,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的文旅体验。同时,作为上海文旅的重要组成部分,东方明珠塔也将继续发挥其在吸引入境游客、促进文旅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助力上海打造“中国入境旅游第一站”。
东方明珠塔不仅是一座观光塔,更是一座见证上海发展历程的丰碑。从1995年开放至今,它见证了浦东新区的崛起,见证了上海从“东方明珠”到“世界会客厅”的蜕变。随着中国广电5G信号的覆盖和智慧游船的启航,这座承载着无数人记忆的地标建筑,正以全新的姿态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续写属于自己的传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