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关和八达岭:长城文化的传承新篇
山海关和八达岭:长城文化的传承新篇
2024年,随着长城国家文化公园项目的推进,山海关中国长城博物馆正式试开放。这座建筑面积约3万平方米的博物馆,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现代化的展示手段,成为长城文化传承的新地标。
博物馆分为地上三层、地下一层,展览主题为“世界遗产 民族脊梁”。一层展示长城的历史发展、军事防御、营造建筑和戍守生活;二层聚焦长城边贸文化及山海关特色;三层展示长城国家文化公园规划,并设有数字展厅。负一层则为非遗展厅和青少年活动中心。
博物馆最大的亮点在于其“会当凌绝顶”的设计理念。通过模拟长城沿线的山水地形,构建出一种“高瞻远瞩”的展示效果,使观众仿佛置身长城之巅,俯瞰历史长河中的壮丽景象。多媒体五面屏沉浸式体验、VR云游最陡峭长城等创新展项,让观众能够突破时空限制,全方位感受长城的魅力。
与此同时,八达岭长城也在持续焕发新生机。2024年6月,北京长城文化节在八达岭长城景区盛大开幕。来自93个国家的境外媒体记者登上长城,欣赏沿线风光,领略长城文化带建设成果。文化节采用“1+5+N”模式,除了精彩的开幕式演出,还推出了五大市级重点活动,涵盖文艺演出、征文活动、旅游线路推介等多个领域。
值得一提的是,文化节突出“长城+”特色,通过体育赛事、文化交流、艺术活动等多元形式,打造展示长城文化的新窗口。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推出的6条长城古迹精品旅游线路,更是让游客能够亲身感受长城的魅力。
从北京到河北,从山西到内蒙古,各地都在积极推进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北京段定位于“中国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的先行区”,完成“京畿长城”国家风景道400公里一级线路标识;河北作为长城资源大省,确定了“两带四段多点”的空间布局;山西谋划132个项目,建立省级长城国家文化公园项目库;内蒙古自治区则重点打造秦长城、明长城、赵长城等展示区。
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不仅保护了这一规模宏大的线性文化遗产,更将其打造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文化桥梁。通过数字化展示、文旅融合等创新方式,长城文化正在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参观体验。这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更是对文化传承的责任,展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和坚韧不屈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