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尔寺的艺术三绝:酥油花、壁画与堆绣
塔尔寺的艺术三绝:酥油花、壁画与堆绣
塔尔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被誉为“青海喇嘛教第一大寺院”。这里不仅有精美的酥油花、壁画和堆绣这三大艺术瑰宝,还有丰富的佛教文化和历史底蕴。走进塔尔寺,仿佛进入了一个宁静而神圣的世界,让人感受到信仰的力量和心灵的平静。无论是对宗教感兴趣的游客还是喜欢艺术的朋友,塔尔寺都能满足你的期待。快来一起探索这座神秘而美丽的圣地吧!
酥油花:指尖上的艺术
塔尔寺的酥油花,到底有多惊艳?那一朵朵精美绝伦的酥油花,那一只只活灵活现的飞禽走兽,那一座座细节逼真的亭台楼阁,那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雕塑……每年正月十五的酥油花展都会吸引近9万人次参观游览。
酥油花的制作工艺十分独特。艺僧们需要在室温控制在零摄氏度的作坊里从事制作,他们每个人身边都放有一个盛有冰块的水盆,时不时将手浸入冰水中降低手的温度,以防止酥油坯料融化变形。这种严苛的制作环境,体现了艺僧们对艺术的极致追求。
酥油花的制作工序包括“扎草人”“做胚胎”“敷塑”“装盘”等步骤。艺僧们用纯天然的矿物质颜料为酥油花上色,这些颜料性质稳定,使得酥油花的颜色可以保持千年不褪色。由于酥油花用到的是纯天然的矿物质颜料,其性质稳定,所以颜色始终鲜亮如新,持久度可以达到千年不褪色的效果,所以酥油花也被称为雪域高原常年开不败的花。
为了让更多游客能够欣赏到酥油花,塔尔寺专门建立了酥油花馆。该馆建于1988年,2013年国家拨款1200万元进行重建,一进二院格局,主殿为藏式平顶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七间,高三层,雕梁画栋,鎏金饰银,造型精致,庄严华丽。酥油花馆内配备先进的恒温系统,保存酥油花的密闭橱窗常年温度保持在零下5摄氏度至8摄氏度之间,即使在炎炎夏日,慕名而来的游客们也能在塔尔寺一睹酥油花的芳容,细细欣赏这些精美绝伦的艺术品。
壁画:流动的色彩
塔尔寺的壁画是另一大艺术瑰宝。这些壁画大多绘于布幔上,也有直接绘于墙壁和栋梁上的。其染料采用天然石质矿物,因此具有色泽鲜艳,经久不变的特点。塔尔寺的壁画属喇嘛教画派,因此具有浓厚的印、藏风味。壁画内容,人物主次多属密乘教义,画面构想巧妙,布署适然,色调和谐,工艺精湛,手法细腻。
壁画的题材广泛,不仅有佛教故事,还反映了藏族历史和民族风情。这些壁画不仅是宗教艺术的体现,也是研究藏族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塔尔寺的壁画以其精湛的工艺和丰富的内涵,成为了藏传佛教艺术的瑰宝。
堆绣:立体的画卷
堆绣是塔尔寺独创的藏族艺术品种之一。它是用各种色彩艳丽的绸缎剪成各种佛像、人物、花卉、鸟兽等,然后以羊毛或棉花之类充实其中,再绣在布幔上。因此有明显的立体感,看上去,层次分明,栩栩如生。内容大都取材于佛教故事和宗教生活等。塔尔寺的堆绣制作精细,构图生动别致,色泽繁富绮丽,为美术界所称道。
堆绣的制作工艺十分复杂。首先需要设计图案,然后进行剪裁、堆贴、绣制等工序。堆绣分平剪堆绣和立体堆绣两种。平剪堆绣是将剪裁成的各色布料图案堆贴在设计好的白布上,再用彩线绣边而成。立体堆绣则需要在手剪的图象内垫上棉花或羊毛使图形凸起,然后粘绣在对称的布幅上,再将堆绣好的不同形状的图象用绣缎联成一个巨幅画卷,构成一组完整的画面,悬挂于殿堂之上,所堆绣的形象富有立体感和真实感。
塔尔寺大经堂中悬挂的“十八罗汉”,就是堆绣艺术珍品,其粗犷中见细腻,点滴中显绝妙,技巧精湛巧夺天工。堆绣题材主要选择佛像、佛经和罗汉故事,也有神话传说中的“蟋桃会”和“八仙过海”画面,注重人物形态的塑造。讲究各色绸缎的选用配置。
塔尔寺的酥油花、壁画和堆绣被誉为“艺术三绝”,它们不仅是藏传佛教艺术的瑰宝,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这些艺术作品凝聚了历代艺僧的智慧和心血,展现了藏族人民对美的追求和对宗教的虔诚。走进塔尔寺,欣赏这些艺术瑰宝,不仅能感受到藏传佛教文化的深厚底蕴,也能领略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