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白居易苏轼笔下的荔枝文化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白居易苏轼笔下的荔枝文化

引用
人民网
9
来源
1.
http://paper.people.com.cn/zgnybwap/html/2024-07/01/content_26067618.htm
2.
https://new.qq.com/rain/a/20240512A001AB00
3.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08549987644248935
4.
https://new.qq.com/rain/a/20240523A036SP00
5.
https://m.sohu.com/a/790758436_120952561/?pvid=000115_3w_a
6.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046992
7.
https://www.gzstv.com/a/47752e99e3a749cf8948753594596804
8.
https://www.cngwzj.com/pygushi/TangDai/74698/
9.
https://www.gzstv.com/a/729b7bbb4dd749ef8314c6da5f0458f9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这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在被贬岭南时写下的诗句,道出了他对荔枝的钟爱之情。而在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笔下,荔枝则成为了寄托寂寞与遗憾的意象:“欲摘一枝倾一盏,西楼无客共谁尝?”这两句诗,展现了荔枝在古代文人墨客心中的独特地位。

01

白居易的荔枝情缘

白居易在《荔枝楼对酒》中写道:“荔枝新熟鸡冠色,烧酒初开琥珀香。欲摘一枝倾一盏,西楼无客共谁尝?”在这首诗中,荔枝与美酒成为了诗人独酌时的伴侣。荔枝如鸡冠般的鲜红色泽,令人垂涎欲滴;而琥珀色的烧酒散发出诱人的香气,令人陶醉。然而,在享受美食与美酒的同时,诗人内心却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寂寞和遗憾。这种含蓄而深沉的表达方式,使得整首诗更具韵味和魅力。

在《题郡中荔枝诗十八韵,兼寄万州杨八使君》中,白居易更是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荔枝的色香味形:“奇果标南土,芳林对北堂。素华春漠漠,丹实夏煌煌。叶捧低垂户,枝擎重压墙。始因风弄色,渐与日争光。夕讶条悬火,朝惊树点妆。深于红踯躅,大校白槟榔。星缀连心朵,珠排耀眼房。紫罗裁衬壳,白玉裹填瓤。早岁曾闻说,今朝始摘尝。嚼疑天上味,嗅异世间香。润胜莲生水,鲜逾橘得霜。燕支掌中颗,甘露舌头浆。”这段描写极尽赞美之能事,展现了荔枝的绝美姿态与诱人风味。

02

苏轼的荔枝世界

苏轼在被贬岭南期间,与荔枝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在《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支》中写道:“南村诸杨北村卢,白华青叶冬不枯。垂黄缀紫烟雨里,特与荔子为先驱。海山仙人绛罗襦,红纱中单白玉肤。不须更待妃子笑,风骨自是倾城姝。”在这首诗中,苏轼将荔枝比作海山中的仙女,赞美其风骨倾城,无需依赖权贵赏识便自具魅力。这种描写不仅展现了荔枝的绝美姿态,更寄托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这句出自《惠州一绝》的诗句,更是成为了千古名句。苏轼在贬谪期间,不仅没有消沉,反而在岭南的风物中找到了生活的乐趣。荔枝成为了他精神寄托的重要载体,展现了他随遇而安、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03

荔枝的文化象征

荔枝在古代文人墨客中具有重要的文化地位。它不仅是一种美味的水果,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和情感寄托。从赵佗进贡荔枝到唐玄宗为杨贵妃千里送荔枝的故事,荔枝见证了皇权的荣耀与腐败、奢华与欲望。同时,它也引发了后人对历史事件的反思与批判,如杜牧的《过华清宫》便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诗句讽刺了皇权的滥用和奢侈生活的危害。

在文学作品中,荔枝更是成为了诗人表达情感与寄托理想的媒介。白居易、苏轼等文人墨客通过荔枝这一形象抒发了自己的情感与抱负,使得荔枝的文化内涵更加丰富和深刻。荔枝的保鲜难题和北上之路反映了皇权的荣耀与腐败,而荔枝与酒的搭配则是古代文人的雅趣。

荔枝,这一看似简单的水果,实则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现实社会的深刻反思,以及跨越时空的文化传承。在白居易和苏轼的笔下,荔枝不仅是一种味觉上的享受,更是情感寄托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它见证了中国古代文人的精神世界,成为了中华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