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岭小辉家暴案:心理健康不可忽视
铁岭小辉家暴案:心理健康不可忽视
近日,铁岭小辉家暴案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这起案件不仅揭示了家庭暴力对受害者身体的伤害,更突显出心理健康问题的严重性。家暴对受害者的伤害远不止于皮肉之苦,其对心理健康造成的深远影响,往往更令人触目惊心。
家暴下的心理创伤
慧女士的经历,是众多家暴受害者心理创伤的一个缩影。她已离婚五年,但家暴的阴影仍然笼罩着她。夜晚的噩梦时常将她带回到痛苦的回忆中,白天外出时会常常感觉被跟踪和窥探,如果有男士向着她直面走来,她会立刻身心紧张,恐惧感满满,开始变得无法独自出门。
家暴造成的心理伤害往往比身体伤害更严重、更持久。许多受害者虽然已远离家暴的情景,但内心的创伤却久久不能消散,出现持续性的创伤后应激障碍,导致药物滥用、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有时还会出现惊恐情绪爆发,发作时会让人极度痛苦、焦虑或恐惧,并突然伴有胸痛、窒息等躯体症状,可能伴有濒死感或失控感,反复出现的惊恐情绪爆发则被称为惊恐障碍。惊恐障碍,某种意义上是人类的自我防御体系的“报警器”,只能通过专业心理治疗逐渐帮助其恢复心理平衡,再进行康复治疗。
此外,家暴还会导致受害者出现一系列创伤反应:警惕性极高,惧怕别人靠近自己,害怕亲密接触,从内心深处觉得人人都不可信,喜欢独来独往。经历过长期家暴的人,还可能出现无法照顾好自己的生活,对自己感到失望不已等情况,亲密关系中的暴行彻底瓦解了受害者的自尊和自信。
心理干预:重建生活的希望
面对如此严重的心理创伤,及时有效的干预至关重要。传统的心理咨询和治疗是重要途径,但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化心理健康干预正展现出独特的优势。
上海纽约大学全球公共卫生教授Brian J. Hall带领团队开发了中文版“一步步”(Step-by-Step)抑郁干预应用程序,专门针对中国大学生群体开展心理健康干预。该应用通过插画叙事的方式,讲述一位学生采用行为激活和压力管理策略应对心理问题的故事。用户每周还可通过电话或与社区助手在线聊天的方式获得15至20分钟的指导。
研究数据显示,参与者针对干预措施的减压效果给出了七分(满分十分)的评价。大多数参与者表示,“一步步”的内容和呈现结构超出他们下载前的预期。超过半数的参与者认为自己学到了调节情绪、制定计划和克服负面情绪的新知识和技能。
这种数字化干预手段具有以下优势:
- 可及性强:利用手机等移动设备,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让心理健康服务触手可及。
- 隐私保护:减少传统面对面咨询可能带来的尴尬和病耻感。
- 成本效益高:相比传统治疗,数字化干预成本更低,更容易推广普及。
- 文化适应性:可以根据不同文化背景进行本地化改良,提高干预效果。
呼吁与建议
家暴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不容忽视,但值得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干预手段正在不断发展和完善。我们呼吁:
- 社会关注与支持:社会各界应更加关注家暴受害者心理健康,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 专业机构介入:专业心理咨询机构应主动作为,为受害者提供及时的心理援助。
- 数字化干预推广:鼓励和支持数字化心理健康干预手段的开发和应用。
- 公众教育与宣传:加强心理健康知识普及,消除对精神障碍的偏见和歧视。
家暴虽会造成心理阴影,但一定不要让过去的伤痛定义未来的自己,及时进行自我疗愈,不仅能避免更多的痛苦体验和心理内耗,也是爱自己和获得幸福的开始。毕竟,无论遭遇何种困境,总有希望在前方。如果你或身边的人正遭受家暴困扰,请勇敢寻求帮助,重建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甘肃省妇联妇女维权公益热线12338(含法律咨询和心理支持),甘肃省应用心理协会提供专业心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