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西双版纳曼朗村:农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西双版纳曼朗村:农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引用
澎湃
8
来源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996358
2.
https://finance.sina.com.cn/money/future/wemedia/2025-01-14/doc-ineewwwc1338700.shtml
3.
https://nync.yn.gov.cn/html/2024/dianxinganli_0809/1413948.html
4.
http://www.sc.chinanews.com.cn/kjsc/index.shtml
5.
https://www.xsbn.gov.cn/88.news.detail.dhtml?news_id=34235
6.
http://yn.news.cn/20240815/0314b54d46bf42818dcfdb3f302d4979/c.html
7.
http://www.shboyon.com/
8.
https://mw.xizang.gov.cn/xxgk/gsgg/202408/t20240830_433765.html

走进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勐遮镇曼朗村民小组,这个纯傣族村寨以其独特的农文旅融合发展模式,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体验。

01

地理环境与人文特色

曼朗村民小组位于勐海县勐遮镇,是一个典型的傣族聚居村落。全村共有710人,其中农业人口占比100%,劳动力447人。民族构成以傣族为主,另有少量汉族和哈尼族居民。这里海拔540米,年均气温22.6℃,年降水量约1200毫米,适宜种植橡胶和水稻等作物。

02

农文旅融合的创新实践

近年来,曼朗村民小组积极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之路,以傣族特色民居和美丽稻田为背景,打造出集生态度假、农业观光、文化体验为一体的特色旅游项目。

特色景观打造

漫步在曼朗村,最引人注目的是那片精心设计的水稻画。通过不同颜色的水稻品种,村民们在田间“绘制”出一幅幅精美的图案,既有传统的傣族图腾,也有现代的卡通形象,成为游客争相打卡的网红景点。

除了水稻画,村里还建设了观光长廊和田间休息亭,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享受到舒适的休憩环境。每年的渔乐节期间,这里更是热闹非凡,游客们可以亲自下田体验捉鱼的乐趣,感受傣族人民的丰收喜悦。

文化传承创新

为了传承和弘扬傣族传统文化,曼朗村正在建设慢轮制陶体验中心。这种古老的制陶技艺是傣族文化的瑰宝,游客们可以在这里亲手体验制陶过程,感受泥土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此外,村子里还保留着传统的傣族民居,白墙黛瓦、飞檐翘角,处处彰显着傣族建筑的独特魅力。村民们身着传统服饰,热情地为游客介绍傣族的风俗习惯,让每一位到访者都能感受到浓厚的民族文化底蕴。

03

党建引领乡村振兴

曼朗村民小组的发展离不开村党支部的坚强领导。村支部坚持“党建引领、产业支撑、文化铸魂、生态宜居”的发展理念,探索出一条“基层党组织+企业+村民+农文旅产业发展”的新模式。

通过网格化管理,村支部带领村民改善人居环境,拆除围墙、增加绿化带、改善道路,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同时,积极争取财政支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为乡村旅游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在产业发展方面,村支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头发展农家乐、餐吧等配套设施,延长产业链条,拓宽村民增收渠道。目前,村里已建成多家农家乐和特色餐吧,为游客提供地道的傣族美食和优质的服务。

04

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

曼朗村还注重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村子里常年栖息着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鹭鸶,它们与稻田、蓝天、白云构成一幅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村民们深知“有林才有水,有水才有田,有田才有粮,有粮才有人”的道理,始终把生态保护放在首位,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05

未来展望

如今的曼朗村民小组,已经从一个普通的傣族村寨,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目的地。村民们不仅通过旅游增收致富,更在传承和弘扬本民族文化中找到了自信和自豪。

未来,曼朗村将继续深化农文旅融合发展模式,进一步挖掘和传承傣族文化,打造更多特色旅游项目,让这个美丽的傣族村寨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