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AI赋能职教:高职院校的新布局与挑战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AI赋能职教:高职院校的新布局与挑战

引用
腾讯
9
来源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0403A0781500
2.
https://www.xhby.net/content/s666f9a53e4b083be474d3267.html
3.
https://app.gaokaozhitongche.com/news/h/QObjYpGO
4.
https://www.bcu.edu.cn/xxxb_wpx/info/1195/1985.htm
5.
https://www.forwardpathway.com/127160
6.
https://docs.feishu.cn/v/wiki/TXMFwPCVtiKrlsk4nqYc1GoWnqb/a5
7.
https://www.bpi.edu.cn/info/1231/58383.htm
8.
https://dxxy.webs.nbpt.edu.cn/_s10/main.psp
9.
https://www.forwardpathway.com/131844

在人工智能(AI)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职业教育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据统计,2024年全国共有618所高职院校备案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占全国高职院校总数的近40%。这一数字背后,折射出职业教育对AI时代的积极应对和布局。

01

高职院校的积极布局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是布局AI专业的先行者之一。该校于2023年首次开设人工智能专业,首届招生就受到热烈欢迎。学校与百度、华为等知名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采用校企联合授课的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实践和就业支持。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则在2020年就成立了物联网与人工智能学院,整合电子信息、物联网、计算机网络、人工智能等专业资源,将人工智能纳入通识课程,并专门建设了人工智能实训室。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更是早在2017年就开始筹建人工智能学院,2020年9月在全国高职院校中率先开设该专业。学校建立了以人工智能基础、机器学习应用、数据标注等为代表的专业教学实训室,还建成了人工智能数据工程中心、江苏省人工智能职业应用体验中心等多个高质量产学研平台。

02

面临的挑战与困境

然而,在快速发展的同时,AI职业教育也面临着诸多挑战。许多院校的AI专业存在课程设置同质化严重的问题,与传统的计算机、电子信息等专业区分度不高。有学生反映,人工智能专业的课程内容与其他相关专业的差异不大,很多课程都是从自动化、计算机、电气专业的课程拼凑而来,甚至有些课程名称都没有改变。

此外,各院校的培养方案也呈现出五花八门的状况。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和指导,不同院校在课程设置、教学重点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导致人才培养质量参差不齐。这种状况不仅影响了学生的专业认同感,也给用人单位带来了困扰。

03

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AI职业教育的前景依然十分广阔。据预测,到2025年我国AI人才缺口将突破千万,其中算法类岗位、应用开发类岗位和实用技能类岗位的需求最为旺盛。面对巨大的人才缺口,高职院校需要进一步优化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培养更多具备实际操作能力的技能型人才。

未来,AI职业教育将向更精细化的方向发展。例如,机器视觉、自然语言处理、智能控制等细分领域将得到更多关注。同时,跨学科人才培养也将成为重要趋势,如结合医学与AI的智慧医疗、结合工业控制与AI的智能制造等。

值得注意的是,AI职业教育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培养,更需要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正如德克萨斯农工大学的Shrihari Sridhar教授所言,未来的工作环境将是人类与AI协作的模式,具备批判性思维、创造力和情感智力的人才将更具竞争力。因此,高职院校在教授AI技术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软技能,如团队协作、沟通能力、创新思维等。

面对人工智能带来的变革,职业教育正在积极调整和布局。虽然在专业设置、课程体系等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但随着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创新和完善,高职院校必将在AI时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国家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助力我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抢占先机。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