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借银行卡,小心信用变黑!
出借银行卡,小心信用变黑!
大学生张某为讨女友欢心欠下外债,听信朋友可以出借银行卡赚取5000元,结果不仅没有拿到钱,还因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被警方刑事拘留。这个发生在身边的案例,揭示了出借银行卡背后隐藏的巨大风险。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频发,而银行卡作为资金流转的重要工具,成为犯罪分子眼中的“香饽饽”。一些人为了蝇头小利,将个人银行卡出借给他人使用,殊不知这种行为已经触犯了法律红线。
出借银行卡可能涉嫌犯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规定,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在实际案例中,这种行为往往被认定为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简称“帮信罪”)。例如,2021年9月,被告人吴某经人介绍,在明知他人实施网络犯罪活动的情况下,提供银行卡帮人跑分获利1400元。后为了得到介绍提成,先后介绍唐某等4人提供银行卡和支付宝账户,非法获利1600元。最终,吴某被法院依法以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判处有期徒刑八个月,并处罚金五千元。
个人信用记录将受严重影响
除了面临刑事处罚,出借银行卡还可能导致个人信用记录受损。根据《征信业管理条例》,征信机构对个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自不良行为或者事件终止之日起为5年;超过5年的,应当予以删除。
不良信用记录将严重影响个人的经济生活。比如,在申请贷款、信用卡时可能被拒,甚至影响到就业和日常生活。因此,维护良好的信用记录至关重要。
合法使用银行卡的建议
不轻信高利诱惑:不要轻易相信所谓“轻松赚钱”的说辞,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保护个人信息:妥善保管个人证件、银行卡等重要物品,防止被他人盗用。
及时更新信息:在办理业务时准确填写资料,当联系方式等重要信息发生变更时要及时联系金融机构进行更新。
合法使用银行卡:确保交易合规,远离非法活动,保护个人信用和资金安全。
定期查询信用报告:通过正规渠道定期查询个人信用报告,及时了解自身信用状况。
结语
出借银行卡不仅可能让自己陷入法律困境,还会对个人信用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为了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切记不要贪图小利而出借银行卡。同时,也要提高警惕,防范各类电信网络诈骗,共同维护良好的金融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