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古城必打卡:闽南水乡&龙文塔
漳州古城必打卡:闽南水乡&龙文塔
漳州古城的两颗明珠:闽南水乡与龙文塔
在漳州古城,有两处景点以其独特的历史价值和文化魅力吸引着游客纷至沓来。一处是被誉为“闽南第一水乡”的埭美村,另一处是矗立于鹤鸣山麓的龙文塔。这两颗明珠,一静一动,一水一石,共同诉说着漳州古城的千年风韵。
闽南水乡:五百年的水上人家
位于漳州市龙海区东园镇的闽南水乡,又名埭美村,始建于明朝景泰年间,距今已有570多年的历史。这里保存着闽南地区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民居建筑群,被誉为“闽南第一水乡”。
走进埭美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276座错落有致的闽南红砖厝。这些古厝按照“九宫”格局排列,横竖对齐、整齐划一,展现了古人严谨的规划理念。更令人称道的是,村民们世代恪守“房屋建制不逾祖制”的传统,所有建筑统一坐向、风格,甚至连排水系统都保持一致,这种坚守令人肃然起敬。
水,是埭美村的灵魂。村中水系发达,河流如玉带般环绕,家家户户门前皆有水路。明末清初,村民们正是利用这些水路将农副产品运往外地贸易,使之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如今,虽然商贸功能已退,但水乡的灵动之美依旧。
近年来,当地政府投入5000多万元,对埭美村进行保护性开发。2014年,这里被授予“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和“中国传统村落”两张国家级名片,成为闽南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
龙文塔:七层八角的古城地标
龙文塔位于漳州市龙文区鹤鸣山麓,是漳州古城的标志性建筑。其历史可追溯至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由龙溪县知县刘天授首建。后因故圮毁,清雍正十年(1732年)得以重建。然而,20世纪原塔被拆除,仅存部分塔基。
1998年,漳州市在原址重建龙文塔,新塔高39.9米,基座宽15.68米,建筑面积达550平方米。塔身采用花岗石砌成,呈八角形,共七层。第一、二层设有弧形隧道式石门各二个,三层以上则砌实无门。塔内设有螺旋楼梯,可直达顶层,登高远眺,漳州城景尽收眼底。
塔下建有龙文园艺观赏园,占地约4公顷,园内栈道环绕,绿意盎然。值得一提的是,龙文塔周边还分布着闽南第一碑林、云洞岩、宋代古桥江东桥等名胜古迹,共同构成了一片人文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风景名胜区。
两颗明珠,交相辉映
闽南水乡与龙文塔,一南一北,一水一石,一静一动,共同诠释着漳州古城的历史魅力。水乡以其独特的建筑布局和水系风貌展现着闽南文化的细腻与温婉,而龙文塔则以其挺拔的身姿和厚重的历史彰显着漳州古城的雄浑与沧桑。
如果你来到漳州古城,不妨花上一天时间,先到闽南水乡感受那份静谧与古朴,再到龙文塔领略古城的壮丽与繁华。相信这趟旅程,定会让你对漳州古城有更深的理解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