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鱼究竟配哪种过滤系统才好?剖析10种过滤系统的优缺点
养鱼究竟配哪种过滤系统才好?剖析10种过滤系统的优缺点
养鱼过程中,选择合适的过滤系统至关重要。本文详细介绍了10种常见的鱼缸过滤系统,包括底缸过滤、滴流过滤、过滤桶等,每种过滤系统都配有原理图和优缺点分析,帮助养鱼爱好者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最适合的过滤方案。
鱼友们常问:究竟什么过滤形式最好?这个问题没有一个绝对的答案,因为合适的才是最好的。每一种过滤形式都有其独特的优点和缺点,适用的鱼缸也不一样。选择过滤形式时,需要考虑鱼缸的大小、观赏鱼的品种、养鱼环境、是否以养草为主等因素。
外置式过滤
1. 底缸过滤
底滤原理动画演示图
底缸过滤(简称底滤)是在鱼缸底部额外设置一个过滤槽,通过管道与鱼缸连接。过滤槽通常被分成3到5格,分别放置物理滤材、生化滤材和水泵。水经过物理过滤和生化过滤处理后,由水泵送回鱼缸,完成水循环。
底滤的净水能力非常强大,适合120厘米以上的大鱼缸,特别是饲养中大型鱼如龙鱼、锦鲤。其日常打理和维护也比较方便。但底滤需要较大的空间,对于养鱼空间有限的用户来说可能不太适用,且价格相对较高。
2. 滴流过滤
滴流过滤示意图
滴流过滤(简称滴滤)的过滤装置通常放在鱼缸上部。水泵将水抽到过滤盒上部,通过雨淋管出来,水在重力作用下依次经过物理滤材和生化滤材,最后通过出水管回到鱼缸内,完成水体循环。
滴滤设计简单,但效果一流。在相同数量的滤材下,滴流过滤的净水效率大于底缸过滤,因为滴流的水可以最大程度地渗透滤材,带来更多的氧气,有利于硝化细菌的培养。滴滤的维护也相对简单,价格也较为便宜,材料容易购买,制作方法简单。
3. 过滤桶
过滤桶的设计初衷是为草缸配备的过滤系统,其密闭性非常好,目的是最大限度地防止二氧化碳的逃逸。这种过滤形式特别适合草缸,因为可以有效避免二氧化碳的损耗,让水草更好地吸收二氧化碳。但这种密闭性对于非草缸而言就是缺点,因为鱼和硝化细菌都需要大量氧气,而过滤桶的设计不利于增加水中的溶氧量。此外,过滤桶的价格相对较高。
4. 壁挂式过滤
壁挂式过滤通常是指水泵和过滤装置融为一体的成品过滤器,可以挂载在鱼缸壁上。这种过滤器小巧,不占用太多空间,挂载在缸壁上也比较美观,价格也比较便宜。但其空间有限,滤材放置不多,主要以生化棉为主,适合小缸、少鱼,或者作为一种辅助过滤来使用。此外,其瀑布式下水方式会产生水流声,不适合在需要安静的环境中使用。
内置式过滤
5. 鱼缸背部过滤和侧部过滤
背滤和侧滤都是在鱼缸中隔出一部分空间作为过滤槽,过滤槽被分成2、3个小格,用于放置滤材和水泵。当水泵把水从过滤槽抽到鱼缸时,鱼缸内的水通过溢流口流入过滤槽的第一格,在隔板的引导下依次流经各种滤材,回到最后一格,再通过水泵抽回鱼缸,完成水循环。
背滤和侧滤可以理解成一种变相的底缸过滤,不同的是它们将底缸过滤中的底缸嵌入到鱼缸内部。背滤和侧滤的过滤槽可以用玻璃,也可以用有图案的背景板,背景板和鱼缸整体造景搭配起来,可以遮掉滤材和水泵,将过滤很好地隐藏起来,比较美观。但这种内置式过滤会占用鱼缸的空间,且无法做到干湿分离,物理滤材只能浸泡在水中,物理过滤的功能被大大削弱。
6. 三合一过滤器
三合一过滤器将水循环、增氧、过滤三种功能集中在一个设备上。它在水泵的进水口增加一个盒子,里面填充生化棉,以此来培养硝化细菌,又在水泵出水口连接一个气管,水流带动气管中的空气,从而起到增氧的作用。
这种过滤形式体积小,不占空间,集成的设计也不丑,可以和鱼缸融为一体,价格便宜,安装简单,适合体积小、饲养密度低、饲养小型鱼的鱼缸使用,或者作为辅助过滤。
7. 气举过滤
气举过滤使用气泵作为水循环的动力来源。气泵的气头安装在过滤盒底部,气泡向上带动水流,气泡和水流的混合物经过滤材,为寄生在滤材上的硝化细菌提供氧气。这种过滤形式比较节能,体积不大,适用小型鱼缸。但由于气泵所能提供的动力不强劲,水流方向不集中,无法有效地完成水循环,净水功能非常有限,只适用小型鱼缸或者作为辅助过滤来使用。
8. 反气举过滤
反气举过滤是气举过滤的升级版,为了弥补气举过滤动力不足的缺点,就在过滤装置中增加一个水泵,水泵将鱼缸内的水抽到气举装置内,水流向下,气泡向上,形成一个对冲,这就是所谓的反气举。反气举过滤既有增氧设备,又增强了水循环的动力,净水效果得到了大幅度地提升。
9. 底砂过滤
底砂过滤是一种特殊的内置式过滤,它不使用过滤棉、生化棉、陶瓷环、细菌屋等传统滤材,而是用底砂来代替。底砂过滤需要在鱼缸底部铺设底滤板,给水循环预留走水的空间,水泵的进水管连接在底滤板上,在底滤板上铺设底砂。底砂的厚度要在5至8厘米之间,离水泵进水口的地方要铺设得厚一些,离进水口越远的地方底砂铺设越薄,形成一个坡度,目的是增加走水的阻力,让水能够平均地被水泵抽走。
底砂过滤中,表层的砂石承担着阻隔鱼粪和残饵的功能,相当于物理滤材,下层的砂石则用来培养硝化菌,相当于生化滤材。底砂过滤特别适合原生缸,底砂配合着石头和水草的点缀,效果很好。但底砂也是藏污纳垢的地方,时间久了,底砂会非常脏,必须翻缸清理,所以打理和维护起来比较麻烦。底砂的培菌效果没有生化棉、陶瓷环等专业滤材有效,净水的效率不算高,所以不太适合金鱼、锦鲤这种能吃能拉的鱼缸,另外也不太适合饲养中大型鱼的鱼缸,因为中大型鱼的破坏能力太强,底砂经不起它们的折腾。
10. 沼泽过滤
沼泽过滤就是模拟自然界中的沼泽环境,主要利用石子和植物这些素材,来达到净水的目的。沼泽过滤可以内置在鱼缸内,也可以外置。在沼泽过滤中,水泵通过管道连接到过滤盒底部,水通过雨淋管出来,雨淋管上方铺设底滤板,目的是挡住石子,石子不至于掉落下来,堵塞雨淋管的出水孔,大颗粒的有机物会沉淀在过滤盒底部,水向上渗透石子,石子由下向上分别承担着物理过滤和生化过滤的作用,石子上层种植挺水植物,植物发达的根系再次起到物理过滤的作用,同时,植物也会吸收水中富余的营养,从而达到净水的目的。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为了让植物发挥最大的净水功能,需要让植物始终保持旺盛生长的状态,所以沼泽过滤要经常给植物减密,既给新生植物预留生长空间,也防止老根、老叶腐烂而污染水质。另外,种植的植物也有讲究,并不是什么植物都可以种植的,是挺水植物而不是陆生水培植物。
总结
养鱼过程中,选择合适的过滤系统至关重要。通过了解各种过滤系统的原理和特点,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灵活运用,发挥各自的优点。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养鱼爱好者更好地选择和使用过滤系统,营造一个健康、美丽的水族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