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邯郸市博物馆磁州窑瓷器展:千年窑火,白地黑花的艺术传奇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邯郸市博物馆磁州窑瓷器展:千年窑火,白地黑花的艺术传奇

引用
澎湃
7
来源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837838
2.
http://www.xinhuanet.com/shuhua/20240924/2cfb9853b3754dbd856f161d7ef83cb7/c.html
3.
https://finance.sina.com.cn/jjxw/2024-11-14/doc-incvyqsy1625254.shtml
4.
http://wenwu.hebei.gov.cn/system/2024/06/28/030295260.shtml
5.
http://www.eeo.com.cn/2024/0613/666300.shtml
6.
http://cul.anhuinews.com/huixue/baijia/202407/t20240710_7680481.html
7.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706/08/9165926_1128083596.shtml

磁州窑是中国古代北方著名的民窑体系,其烧造历史可追溯至北朝时期,历经隋唐宋元明清各朝代的兴衰,绵延千年而不衰。磁州窑以白地黑花装饰技法著称,其瓷器不仅在国内广受欢迎,还通过海上丝绸之路销往海外,对韩国、日本等国家的陶瓷制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01

磁州窑的历史渊源

磁州窑的发源地在今河北省邯郸市磁县和峰峰矿区,因古代属于磁州而得名。据考古发现,磁州窑的烧造历史最早可追溯至北朝时期。北贾壁窑的青瓷产品胎色青灰,釉色呈青褐或青绿色,器型硕大,胎体厚重。临水窑则以细腻的青黄釉色和独特的化妆土工艺闻名。北朝与宋元以降,出土文物都不在少数,唯唐代窑址多已埋在如今的城市之下,发掘无多。2002 年临水镇初步发现唐、宋、金、元时期的窑址和大量瓷器残片,贯通了磁州窑的时间线。2015 年对冶子窑址进行的抢救性发掘,发现了唐代地层,并且出土了一组青白釉点酱褐彩装饰的碗、行炉等标本,五代地层内也出土有点彩装饰的器物标本,这说明毛笔点彩的装饰技术应是始于唐代,传承于五代,而发扬于宋代,为金元时期磁州窑“白地黑花”的经典装饰风格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临水窑自然也被视为唐代磁州窑的典型代表。

宋金时期是磁州窑的鼎盛时期。以观台窑为核心,凭借磁州地区丰富的大青土、斑花石、釉土等原料,优质煤燃料以及可供生产、方便运销的漳河,磁州窑以其奔放洒脱的艺术风格,贴近生活的表现题材以及独具匠心的烧制技艺,在宋金时期名窑林立的版图中占据一席之地,创烧出独特的“白地黑花”风格,形成了庞大的“磁州窑系”。

元代磁州窑继承宋、金两代风格,装饰题材进一步丰富,绘画技法细腻写实,画面极具层次感,已开景德镇青花画法之先河。随着元朝版图的日益扩大和海外贸易的逐渐开展,磁州窑的风格也随之推广开来,甚至影响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各国,创生出各种各样的分支流派。

明清时期的磁州窑以彭城窑为代表。彭城窑始烧年代不晚于宋,在明清时期日益繁荣,逐渐成为北方“瓷都”,而民间亦有“南有景德,北有彭城”之说。相较宋元时期,明代以后的磁州窑整体有所收缩,所制瓷器也比过去稍觉粗糙。不过这一时期的瓷塑仍不失为一款小众的精美瓷器,通常围绕民众所信奉的神仙、菩萨等形象进行创作,通过精巧的造型设计来展现匠心。

02

磁州窑的艺术特色

磁州窑被誉为“黑与白的艺术”,“白地黑花”是其最具代表性的装饰技法。所谓“白地黑花”,其烧制过程为先在成型的瓷胚上施一层白色的化妆土,然后在化妆土上用毛笔蘸取含铁量较高的矿物斑化石或氧化铁制成的黑色颜料来绘制图案,最后施一层透明釉,入窑烧制。“白地黑花”一般有绘画和文字两种装饰形式,其特点是色釉漆黑光亮,黑白对比强烈。烧制瓷器的工匠们将中国传统笔墨绘画的技法移植到瓷器的装饰上,表现出自由、奔放的画风。绘制题材十分广泛,花卉、人物、珍禽、瑞兽等,不一而足。笔法简练,富有浓郁的北方民俗韵味,因而很快受到市场的青睐与追捧,渐渐形成南北各地窑场竞相模仿的局面,磁州窑对中国陶瓷史的重要价值在此得以体现。

除了白地黑花,磁州窑还有其他丰富的装饰技法。黑釉兔毫亦是磁州窑的名物,因其釉中心铁质在高温中聚集,并向下流动,产生流淌状的丝毛长条纹,细密如兔毛,故得名。建窑兔毫即是负有盛名的瓷器,而磁州窑与其相比,兔毫色稍有差异:“毛色”为桔黄色、铁锈色。磁州窑的油滴、兔毫、玳瑁釉均有自身特色,有学者称之为“磁州天目”。

红绿彩是磁州窑中另一类数量庞大,品种繁多的装饰技法。其先在化妆白瓷眼、眉、衣纹、座台等部位点黑彩,再用红绿黄等彩料在釉上绘画,二次入窑低温烧造而成。这种装饰使得磁州窑又增添了艳丽的装饰风格,艳而不燥,丽而不俗,视觉效果对比强烈。观台、彭城、临水等窑址中多生产红绿彩人物小俑,用色明亮,造型活泼可爱。

03

邯郸市博物馆的磁州窑瓷器展

邯郸市博物馆的磁州窑瓷器展分为磁州古韵和窑火传承两部分,展出馆藏磁州窑古代及近现代藏品130件(组),涵盖了从北朝到明清时期的精美瓷器。展览通过丰富的展品,展现了磁州窑的发展脉络和艺术特色。

北朝时期的青釉贴塑双龙首耳鼓腹瓷壶,展现了磁州窑早期的工艺特点。隋唐时期的青瓷豆、黄釉盘等,反映了这一时期磁州窑作为普通民窑的发展状况。宋金元时期的行炉、梅瓶、注瓶、碗盘盆罐等白釉器、彩釉瓷,展示了磁州窑鼎盛时期的辉煌成就。明清时期的瓶、灯、烛台等生活用具,体现了磁州窑在这一时期的延续和发展。晚清民国的各式枕、瓶、罐、盘、文房用具、瓷塑,以及现代的磁州窑艺术品,展现了磁州窑在近现代的创新与传承。

其中,金代三彩折枝花卉纹卧虎瓷枕、元代白地黑花鱼藻纹瓷盆、清代褐彩和合二仙瓷塑、清代白地黑绘划福寿纹瓷葫芦瓶等展品,都是磁州窑瓷器中的精品。这些瓷器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是研究中国古代陶瓷发展的重要实物资料。




磁州窑瓷器的装饰题材丰富多样,其中花卉纹样尤为常见。以缠枝牡丹纹为例,其主要特点是花朵的画法常常在写实的基础上大胆夸张,强调其装饰性。盛开的牡丹花瓣向外卷曲,花蕊则相对简单,通过简洁的构图和流畅的线条使画面充满张力,生机勃勃。

此外,磁州窑还生产了大量与日常生活相关的瓷器,如行炉、梅瓶、注瓶、碗盘盆罐等。这些瓷器不仅体现了磁州窑的工艺水平,也反映了古代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文化习俗。



邯郸市博物馆的磁州窑瓷器展不仅展示了磁州窑的历史发展和艺术特色,也体现了磁州窑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通过这些精美的瓷器,我们可以感受到磁州窑匠人的智慧和匠心,领略到中国古代陶瓷艺术的魅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