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动捕数据库助力AI舞蹈软件研发,引领数字艺术新潮流
舞蹈动捕数据库助力AI舞蹈软件研发,引领数字艺术新潮流
2024年12月25日,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与上海数据交易所合作开发的舞蹈动捕数据库在沪正式揭牌。这一数据库的建设,标志着中国舞蹈数字技术的重大突破,标志着舞蹈领域向AI技术和数字艺术的结合迈出了重要一步。
舞蹈动捕数据库是一个大型的舞蹈动作捕捉资源库,专门针对中国传统舞蹈和民间舞蹈的高品质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数据库的构建涉及上海多所艺术院校,上百名舞者在古典舞和民间舞等多种舞蹈形式中进行动作捕捉。这一过程是通过30台以上的动捕相机、辅助相机、面部捕捉设备和手部捕捉设备实现的,确保数据的完整性与准确性。舞者的53个马克点被精确记录,这为后续的AI软件训练奠定了基础。
此数据库的最大亮点在于其多功能应用场景。其不仅可用于舞蹈类AI软件的研发,还有助于视频游戏和动画制作等领域。数据库中的舞蹈动作被提供超2000字的语义标签,使得开发者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精准的调用和设计。这种高效的数据处理方式,不仅可以缩短开发周期,还能降低相关项目的成本,提升创作效率。
在全国第二届AI舞蹈技术与艺术创新峰会上,专家们表示,舞蹈动捕数据库的贡献在于能够训练AI生成符合特定需求的编舞作品,例如根据文字描述或指定音乐进行编舞。这一功能将为舞蹈创作带来极大的便利,尤其是在教育、表演和娱乐等领域的应用潜力巨大。
此外,舞蹈动捕数据库还与国际领先的AI研究中心展开合作,以进一步提升其数据处理与利用的技术能力。所有的数据采集与处理均由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完成,这种封闭的处理模式确保了数据的合规性与高质量。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舞蹈艺术正在快速向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此次舞蹈动捕数据库的建立,不仅为当代艺术提供了新的表达媒介,也推动了职业教育与光影演艺行业的深度融合。在相关大会上,中国艺术职业教育学会数智光影演艺工作委员会的成立,将进一步促进数字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增强产教融合。
总之,舞蹈动捕数据库的推出为中国舞蹈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标志着AI技术与舞蹈艺术深入融合的开始。在未来,我们期待这一数据库能够推动更多创新性作品的产生,同时也激发数字艺术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新可能性。对于研究者、艺术家和科技开发者而言,舞蹈动捕数据库所带来的便利和灵感,将会是推动创作与发展的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