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医降压有妙招:从食材到针灸的全方位调理方案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医降压有妙招:从食材到针灸的全方位调理方案

引用
澎湃
12
来源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462702
2.
https://m.baidu.com/bh/m/detail/sv_17052720006356555638
3.
https://m.sohu.com/a/797063377_121948382
4.
https://m.sohu.com/a/784229957_120584313/?pvid=000115_3w_a
5.
https://www.jd.com/pccontent/233142
6.
https://www.zaobao.com.sg/lifestyle/health/story20241130-5423998
7.
https://www.ningguo.gov.cn/OpennessContent/show/3406305.html
8.
https://sctcm.sc.gov.cn/sctcm/jkys/2023/2/17/48a9a6f72c2840cb86007d2210e7957c.shtml
9.
http://www.tengzhou.gov.cn/zwgk/zwgkzt/ggqsygk/wsjkly/tzsjszxwsy_26324/kpjj_26330/202306/t20230627_1686020.html
10.
https://www.jnszyy.com/view.php?id=3697
11.
https://finance.sina.cn/2024-09-02/detail-incmsqme1750492.d.html?vt=4&cid=76524&node_id=76524
12.
https://mhos.51daifu.com/hos25/news/156153.shtml

高血压,这个被称为“隐形杀手”的慢性疾病,正悄悄威胁着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健康。据统计,我国高血压患者已超过2.45亿,且呈现年轻化趋势。长期高血压不仅会损害心脑血管健康,还可能引发肾功能衰竭、视网膜病变等严重后果。面对这一严峻形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寻求中医调理这一传统而有效的降压方法。

01

中医眼中的高血压

在中医理论中,高血压并非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多种症状的综合表现。根据患者的具体表现,中医将高血压分为四大类型:

  1. 肝阳上亢型: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面红目赤、急躁易怒。这类患者多因情绪波动或过度劳累引发血压升高。

  2. 痰湿中阻型:常见症状包括头晕头重、胸闷恶心、肢体沉重。多由饮食不节、脾虚湿盛所致。

  3. 阴阳两虚型:患者常感到头晕眼花、心悸气短、腰膝酸软。这类高血压多见于老年人或体质虚弱者。

  4. 肝肾阴虚型:主要表现为头晕耳鸣、失眠多梦、五心烦热。多因长期熬夜、过度劳累导致肝肾阴液亏虚。

02

中医食疗降压方案

中医食疗讲究“药食同源”,通过日常饮食调理达到降压效果。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中医降压食疗方:

五物降压汤

  • 组成:紫菜、芹菜、荸荠、番茄、洋葱
  • 功效:紫菜富含碘和钙,可调节血压;芹菜含钾,有助于降压;荸荠清热利尿;番茄富含维生素C;洋葱可降低胆固醇。

五汁饮

  • 组成:梨汁、荸荠汁、鲜苇汁、麦冬汁、藕汁
  • 功效: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可调节体液酸碱平衡,有助于控制血压。

此外,还有一些常见食材也具有降压作用:

  • 黄芪:补气健脾,利水消肿。可煮水代茶饮,适用于气虚型高血压。
  • 杜仲:补益肝肾,强壮筋骨。适合肾阳亏虚型高血压。
  • 菊花:清肝火,降血压。适合肝肾阴虚型高血压。
  • 山楂:健脾胃,消食积。适合老年高血压伴高胆固醇者。
  • 玉米须:利尿消肿,降血压。适合伴有水肿的高血压患者。
03

针灸降压原理与方法

针灸是中医降压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节体内生物活性和神经功能,达到降压效果。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降压穴位:

头部穴位

  • 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按压50次,力度适中。
  • 天柱穴:位于后发际正中旁开1.3寸。按揉50-100次,力度以酸痛为宜。
  • 人迎穴:位于颈部,喉结旁开1.5寸。按揉50-100次。
  • 天鼎穴:位于颈部,锁骨上窝中央。按揉50-100次。
  • 桥弓穴:位于颈部,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用拇指指腹面向下直推,先左后右,各10-20次。

手部穴位

  • 劳宫穴:位于手掌心,握拳时中指尖所指处。点揉或按揉50-100次。
  • 合谷穴: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间,第二掌骨桡侧中点。按揉50-100次。
  • 神门穴:位于手腕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按揉50-100次。

足部穴位

  • 涌泉穴:位于足底前部凹陷处,第二、三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处。用力点揉50-100次。
  • 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单指按揉30-50次。
  • 照海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尖下方凹陷处。单指按揉30-50次。

躯干部位

  • 心俞穴:位于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按揉50-100次。
  • 脾俞穴:位于背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按揉50-100次。
  • 肾俞穴:位于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按揉50-100次。
  • 膻中穴:位于胸部,两乳头连线中点。按压50-100次。

除了穴位按摩,针灸治疗也是重要的降压手段。通过在特定穴位(如曲池、大椎、血海等)进行针刺或放血疗法,可以有效改善高血压引起的头晕、头痛等症状。但需要注意的是,放血疗法仅适用于1-2级高血压患者,重度高血压患者不建议使用。

04

中医降压的优势与注意事项

中医降压方法具有以下优势:

  1. 整体调理:中医从体质、饮食、情志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调理,不仅降压,还能改善整体健康状况。
  2. 副作用小:相比西药,中医降压方法副作用较小,适合长期使用。
  3. 个性化治疗:中医强调辨证施治,根据个体差异制定治疗方案。

但同时也需要注意:

  1. 不能替代药物:中医降压方法只能作为辅助治疗,不能完全替代降压药物。
  2. 需要专业指导:针灸等治疗方法需要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
  3. 坚持很重要:中医调理需要一定时间才能见效,患者需要有耐心,坚持治疗。

总之,中医降压方法为高血压患者提供了一个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通过合理饮食、穴位按摩和针灸治疗,可以有效控制血压,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但同时也要注意,中医降压需要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不能盲目自行操作。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