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不同年龄段的最佳睡眠时间与改善方法
专家解读:不同年龄段的最佳睡眠时间与改善方法
“人的一生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但不同年龄段的人,最佳睡眠时间却大不同。”北京朝阳医院睡眠中心主任郭兮恒指出,睡眠需求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变化,科学认识这些差异,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维护身心健康。
睡眠的年龄差异:从量变到质变
睡眠并非简单的“休息”过程,而是涉及大脑恢复、记忆巩固、激素调节等复杂生理机制。随着年龄增长,人们的睡眠模式会发生显著变化。
研究表明,年轻人的睡眠以深度睡眠(慢波睡眠)为主,有助于身体恢复和记忆巩固。而老年人的深度睡眠减少,夜间易醒,整体睡眠质量下降。这种变化与人体生物钟的调整、褪黑素分泌减少等因素密切相关。
各年龄段的睡眠需求
儿童与青少年:生长发育的关键期
“儿童和青少年正处于快速生长发育阶段,充足的睡眠对他们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郭兮恒主任强调,睡眠不足会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进而影响身高发育。此外,良好的睡眠还能促进大脑发育,提高学习能力。
- 学龄期儿童:建议每晚睡9-10小时
- 青少年(10-18岁):建议每晚睡8-10小时
成年人:压力与睡眠的博弈
成年人的睡眠需求相对稳定,但现代生活带来的压力、不规律作息、电子设备的过度使用等因素,严重影响了成年人的睡眠质量。郭兮恒主任建议,成年人每晚应保证7-8小时的睡眠,并尽量保持规律的作息习惯。
老年人:睡眠质量的挑战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的睡眠质量普遍下降。虽然他们仍然需要约8小时的睡眠,但往往会出现入睡困难、夜间频繁醒来等问题。这与身体机能衰退、慢性疾病、心理因素等密切相关。
“老年人的睡眠问题需要综合管理,包括改善睡眠环境、适度运动、必要时药物治疗等。”郭兮恒主任建议,老年人应保持规律的作息习惯,避免白天过度打盹,晚上创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
专家建议:如何获得优质睡眠
郭兮恒主任指出,优质睡眠的标准包括:入睡时间适中(晚上10-11点)、睡眠时长充足、次日精神状态良好等。为了改善睡眠质量,他建议:
- 保持规律作息:每天按时睡觉和起床,避免熬夜。
- 优化睡眠环境:保持卧室安静、黑暗、适宜的温度。
- 适度运动:定期进行有氧运动,但避免睡前剧烈运动。
- 合理饮食:晚餐不宜过饱,避免摄入咖啡因和酒精。
- 放松身心:睡前可以进行阅读、冥想等放松活动。
“睡眠是生命最基本的构成,享有健康的前提必须享有好的睡眠。”正如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院士所说,重视睡眠质量,科学管理睡眠,才能真正拥有健康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