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知识科普——便秘的原因和治疗原则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便秘知识科普——便秘的原因和治疗原则
引用
澎湃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659430
便秘是常见的消化系统问题,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能带来健康隐患。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便秘的各种成因,并提供科学的预防和治疗建议。
根据流行病学数据,我国成人慢性便秘发病率为4-10%,女性患者和老年患者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患者和中青年患者,我国的老年便秘患病率接近20%。慢性便秘通常指排便频率减少(每周自主排便少于3次)、大便干结、排便困难、排便费时费力、排便不尽,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慢性便秘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腹胀、腹痛,甚至焦虑、抑郁。
便秘的病因和诱因
便秘的病因和诱因非常多,总体上来说包括,各种引发肠道蠕动减弱、分泌减少、粪便含水量下降、排出通道和出口梗阻的各种消化道功能性、器质性(如肠道肿瘤)疾病和外源性(医源性损伤、药物性等)因素。
饮食因素
- 低纤维饮食:膳食纤维对肠道健康至关重要,它能增加粪便的体积和含水量,促进肠道蠕动。缺乏足够的膳食纤维(如水果、蔬菜、全麦食品等)会导致便秘。
- 液体摄入不足:水分对保持粪便的软化和易排出性至关重要。如果日常饮水不足,肠道中的水分会被过度吸收,导致粪便变干硬,排出困难。
- 高脂肪、低纤维饮食:长期食用高脂肪、油炸、低纤维的食物可能会影响肠道菌群稳态和肠粘膜屏障功能,影响肠道的正常蠕动,导致便秘。
生活方式因素
- 缺乏运动:运动能促进肠道蠕动,有助于粪便在消化道的运输。如果缺乏足够的身体活动,特别是久坐不动,长期卧床,肠道功能可能会减弱,从而引发便秘。
- 不规律的排便习惯:不按时排便,或者抑制排便的欲望(例如因长时间通勤/旅行,长期忍住不排便),抑制了正常的排便神经反射活动,导致排便功能紊乱,引发便秘。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肠道会失去对正常排便的敏感性,敏感性的降低进一步加重便秘。
- 心理压力与焦虑:长期的心理压力、焦虑或抑郁症状会影响肠道的益生菌群和菌群的多样性,从而影响肠道的正常功能。情绪不稳定时,肠道的神经系统也可能会受到干扰,导致便意减少、排便困难。
药物引起的便秘
- 止痛药(尤其是阿片类药物):阿片类镇痛药物如芬太尼、吗啡、可待因等会减缓肠道蠕动,导致便秘。滥用和过量使用阿片类药物是引发药物性便秘的常见原因。
- 抗酸药物:长期使用含铝、钙或镁的抗酸药,可能导致大便干结而诱发便秘。
- 解痉药物:如山莨菪碱等抑制肠道蠕动,长期过量使用导致便秘。
- 止泻药物:如易蒙停,过量使用可强烈抑制肠道蠕动、增加肛门括约肌紧张度,反而导致梗阻和便秘。
- 抗抑郁药与抗精神病药:一些抗抑郁药、抗焦虑药和抗精神病药(如SSRI、三环类抗抑郁药)也可能抑制肠道蠕动,引发便秘。
- 铁补充剂:铁剂(尤其是口服铁剂)可导致胃肠刺激症状、减少肠道水分和减慢肠道蠕动,长期使用可引发便秘。
肠道疾病与功能障碍
- 肠道传输功能减慢(功能性便秘):这类便秘通常与肠道的蠕动功能障碍有关,即使没有明显的结构性问题,肠道的蠕动速度仍然较慢,导致大便干结、排便次数减少和排便困难。
- 肠易激综合症(IBS):是一种常见的肠道功能紊乱,患者可能经历便秘和腹泻交替出现的症状,或者长期便秘。
- 直肠或肛门因素:如肛裂、痔疮、直肠脱垂、肛门失禁、直肠前突、乙状结肠疝、盆底肌肉功能障碍等,都可能影响排便过程,引起主动或被动的排便功能紊乱或排便困难,导致便秘。
- 肠道疾病:慢性结肠炎(如溃疡性结肠炎)或克罗恩病等炎症性肠病、结直肠癌等,导致肠道结构和功能改变,影响排便。
内分泌与代谢问题
- 甲状腺功能减退(甲低):甲状腺激素水平过低会减缓新陈代谢,导致肠道蠕动减慢,常伴有便秘。
- 糖尿病:长期未控制的糖尿病可能引发自主神经病变,影响肠道功能,导致便秘。
- 电解质失衡:例如低钾、低钙等电解质异常,可能导致肠道蠕动减弱,导致便秘。
- 肾脏疾病:慢性肾病患者可能因体内积聚毒素,导致肠道功能障碍,进而引发便秘。
年龄因素
- 老年人便秘:随着年龄的增长,肠道蠕动逐渐减缓,消化系统功能下降,老年人更容易出现慢性便秘。此外,老年人可能服用更多药物,增加便秘的风险。
- 老年人肠道功能改变:年龄增大可能导致肠道平滑肌功能减弱、肠道菌群失衡以及肠道神经调节功能受损,都是慢性便秘的潜在原因。
生理和遗传因素
- 先天性便秘:一些人可能天生就有便秘的倾向,这可能与遗传因素或肠道神经系统发育异常有关。例如,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病)是由于肠道神经发育不完全,导致肠道蠕动无法正常进行,导致便秘。
- 女性生理因素: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出现便秘,可能与身体内分泌变化(如怀孕、月经周期)以及盆底肌肉的生理结构差异有关。
神经系统疾病
-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神经退行性疾病帕金森、阿尔兹海默病、脑中风、脊髓损伤等,引发排便神经调控的障碍,导致便秘。
- 肠道神经系统病变:如先天发育异常或后天肠道感染、长期菌群紊乱、慢性炎症导致肠神经节细胞缺失/损伤或数量减少,导致先天性/特发性巨结肠和便秘。
其他原因
- 药物滥用:长期使用缓泻药物,尤其是刺激性泻药(如番泻叶),可能导致肠道依赖性,长期使用会使肠道逐渐失去自主蠕动能力,诱发结肠黑变病,导致慢性便秘。
- 生活节奏变化:频繁的旅行、时差变化、长时间待在不便于排便的环境中等,都可能暂时改变排便习惯,引起大便干结并加重便秘。
解决方法
慢性便秘的治疗通常需要结合多种措施:
- 改善饮食: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推荐25-30g/天,如全麦、蔬菜、西梅、香蕉、柚子、西瓜等),增加水分摄入(推荐1500-2000ml每天),避免加工食品(如油炸食品)和淀粉含量过高(红薯、土豆)、过度干燥粗糙和加重消化负担的食物(如干馒、糯米、竹笋)。
- 增加运动量:定期锻炼,推荐每天30-60分钟,每周至少两次,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排便。
- 调整药物使用:避免使用对肠道有负面影响的药物,避免药物过量使用和滥用,必要时调整药物治疗。
- 合理正确使用缓解便秘的药物:如适当使用膳食纤维补充剂、合理的使用便秘药物,推荐使用渗透性泻药(如乳果糖、聚乙二醇)、容积性泻药(非比麸等),可选促分泌促动力药物,适当使用肠道润滑剂(如石蜡油),刺激性泻药(比沙可啶、大黄、芦荟、小粉丸等)和开塞露仅作为临时性和应急治疗措施使用,应避免长期使用产生依赖。
- 心理疏导:合理处理情绪压力,必要时接受正规的心理咨询和治疗。
- 养成规律的排便习惯:每天定时排便,避免忽视便意,避免马桶久坐等不良排便习惯。
- 积极治疗肠外来源疾病:对于改善便秘症状和减少便秘药物的使用频率和剂量有帮助。
如果便秘症状持续或加重,尤其伴随其他消化系统症状(如腹痛、腹胀、体重下降等),应及时就医,排除潜在的其他疾病,如炎症性肠病、消化道肿瘤等。
热门推荐
萝卜丝肉馅馒头,鲜嫩多汁,一口咬下满口香
守好您的"钱袋子"!监管部门发布春节防骗提示
宋朝突火枪:古老的火药武器
心理健康丨如何应对“常态化”压力
轻淘起,香生玉尘,雪溅紫瓯圆。
赤豆茯苓茶:全方位解析功效、禁忌、适宜人群与正确饮用方法
皇马欧冠冠军次数年份及夺冠比分最新一览(完整版)
白萝卜葱白姜汤的功效与作用机理
“布”可不知——布鲁菌病
敏捷开发怎么响应需求变化
事业单位不同岗位的薪级工资差距大吗?
12年沉淀,9.5分神作《权力的游戏》:权力博弈与人性挣扎的史诗巨献
道路安全事故一年造成6万多人死亡 专家建议完善立法破解道路交通伤害难题
县城市场调研:现状、机会与挑战
江浙两省城市人均居民存款:杭州遥遥领先,南京南通也很不错
神奇小苏打,“神奇”在哪呢?
2025年甲醇汽油行业发展前景分析:甲醇汽油市场有望突破300万吨
药师说药丨药片用法的那些事,您了解了吗
老白干型白酒:酿造工艺与口味解析
如何描述编辑团队
离婚房产分割依据及按揭房过户、除名流程详解
基本医疗保险的报销标准和报销条件是怎样的
掌握五感写作法 | 让文字更有生命力
正念饮食:关注食物的质量和饮食过程,避免暴饮暴食
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硕士申请全攻略
怎么自测怀孕?(自测怀孕指南)
流感≠感冒 中医教你防与治
广西崇左江州区:民族村寨如何串成大文旅
印尼一年四季穿什么衣服?如何打造适合炎热气候的衣橱
最早出现的单兵反坦克火箭,服役时间长达30年的“巴祖卡”火箭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