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政务外网创新实践:IPv6+5G融合应用的先行探索
四川政务外网创新实践:IPv6+5G融合应用的先行探索
四川省某市数据局近日在政务外网领域取得重要突破,通过采用IPv6+5G固移融合解决方案,成功构建独立的5G政务专网。这一创新实践不仅提升了政务外网的效能和服务水平,更为全国范围内推进IPv6+5G融合应用提供了可借鉴的成功经验。
技术融合:开启智能社会新纪元
IPv6作为下一代互联网协议,以其海量的地址空间和优化的路由机制,为万物互联奠定了基础。而5G则凭借其高速率、低延迟和大容量的特性,为移动通信带来了革命性的突破。两者的融合,如同一对黄金搭档,共同推动着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
在智慧城市建设中,IPv6+5G的结合实现了城市范围内的高速、低延迟无线覆盖,为市民提供了高效便捷的网络服务。例如,在远程医疗领域,5G的高速率和低延迟特性,结合IPv6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支持实时的远程手术和诊疗,让优质医疗资源触手可及。在自动驾驶领域,IPv6和5G共同作用,确保高精度地图数据的快速传输以及实时路况更新,为智能交通系统的实现提供了坚实基础。
区域协同:川渝“双圈”引领发展
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背景下,川渝两地在信息通信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截至2024年2月,川渝优惠资费已惠及52万用户,重庆市每万人拥有5G基站近29个,保持西部第一。两地共同推进川渝鄂传输干线建设,扩容成渝数据中心集群直连网络,基本实现成渝“5毫秒”城市圈。
重庆电信、重庆移动和重庆联通三大运营商在5G网络建设、千兆光网覆盖和算力网络布局等方面持续发力。其中,重庆电信2023年完成5G基站0.41万个,重庆移动累计建设5G基站超4.41万站,重庆联通累计建成5G站点3.8万站/套,实现了市区县城及乡镇、行政村热点的全覆盖。
未来展望:规模化应用蓄势待发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二部门近日印发《5G规模化应用“扬帆”行动升级方案》,为未来几年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方案提出,到2027年底,5G个人用户普及率将超85%,5G网络接入流量占比将超75%,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将达38个,全面支持IPv6技术。
在公共服务领域,5G+政务服务、5G+数字教育、5G+社会治理等应用场景将加速落地。例如,通过5G网络与校园网络的协同部署,实现内外网业务跨域融合,支持5G教育终端设备创新研发,推进5G校园建设。在智慧文旅方面,将增强大型演唱会、音乐节等演出现场的5G通信服务能力,培育5G智慧健康养老、医药制造、医疗器械制造、远程手术等应用场景。
随着技术的不断演进和应用场景的持续拓展,IPv6+5G的融合应用必将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开启智能社会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