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山海关到嘉峪关:董耀会的长城探秘之旅
从山海关到嘉峪关:董耀会的长城探秘之旅
1984年5月,一位名叫董耀会的年轻人,从山海关出发,开始了他长达508天的长城徒步之旅。这段从山海关到嘉峪关的长城,全长约6700公里,是明长城的主要部分,也是董耀会用脚步丈量过的“万里长城”。
山海关:长城的起点
山海关,被誉为“天下第一关”,是长城的东起点。这里不仅是军事要塞,更是古代交通的重要枢纽。董耀会曾多次提到,山海关的雄伟让他深深感受到长城的磅礴气势。
金山岭:长城的精华
从山海关向西,长城在崇山峻岭间蜿蜒起伏。其中,金山岭长城以其保存完好的原貌和险峻的地势,成为长城中最具代表性的一段。这里也是董耀会徒步过程中印象最深刻的地方之一。
八达岭:长城的象征
作为明长城中保存最好的一段,八达岭长城是中外游客最熟悉的长城形象。董耀会曾多次陪同外国政要参观八达岭,向他们讲述长城背后的故事。这里不仅是旅游胜地,更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
嘉峪关:长城的终点
经过508天的艰苦跋涉,董耀会终于抵达了长城的西端——嘉峪关。这座始建于明朝的关城,见证了无数历史变迁。站在关城之上,董耀会感慨万千,这段徒步经历不仅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也让他成为了长城保护事业的重要推动者。
董耀会与长城保护
40年来,董耀会一直致力于长城的保护和研究工作。他不仅参与了“爱我中华 修我长城”社会赞助活动,还曾陪同多位国际政要参观长城,向世界讲述长城的故事。在他的推动下,长城保护理念日益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并参与到长城保护事业中来。
长城保护的新篇章
如今,长城保护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北京段,已经组建了500余人的长城保护员队伍,实现了“一人一公里”的遗产监测。同时,科技手段也被广泛应用到长城保护中,无人机监测、数字化识别等技术让长城保护更加科学高效。
从山海关到嘉峪关,这段长城不仅是一道军事防御工程,更是一条承载着中华民族精神的文化纽带。正如董耀会所说:“长城是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积淀,也是对全人类文明的贡献。”让我们一起守护好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让它永远屹立在中华大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