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预测中国房价暴跌20%?真相揭秘与未来展望
高盛预测中国房价暴跌20%?真相揭秘与未来展望
2024年12月,国际投行高盛发布了一份关于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预测报告,其中提到一个令人震惊的数据:到2025年,中国的房价将再跌20%~25%。这一预测迅速引发了广泛讨论,也让许多准备购房的人陷入了深深的纠结。
然而,如果我们仔细分析这份报告,就会发现其中存在一些明显的矛盾。比如,报告中还提到新房价格要到2025年底才会企稳,2027年可能会有小幅上涨,大约为2%。这意味着在预测房价大幅下跌的同时,又认为市场将在不久后企稳回升,这种自相矛盾的预测不禁让人怀疑其可信度。
那么,2025年中国房价究竟会如何走?我们不妨从多个维度来分析。
经济基本面:货币供应与房价的关系
2025年被许多人称为“超级放水年”。根据政治局会议的定调,2025年将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意味着市场上将有更多流动性,具体来说,新增放水量预计将达到6~7万亿元的规模。
从历史数据来看,货币供应量(M2)的增长往往与房价上涨存在正相关关系。过去十多年间,中国M2增长了244万亿元,而GDP仅增长了100万亿元左右,这些新增货币有很大一部分流入了房地产市场,推动了房价上涨。因此,有人认为2025年的“大放水”可能会再次推动房价上涨。
政策环境:调控政策的走向
2024年年末召开的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将“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置于今年重点工作之首。住建部明确指出,2025年要把“四个取消、四个降低、两个增加”各项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坚决落实到位。这意味着今年部分限制性政策将被逐步取消,购房门槛也有望进一步降低。
具体来看,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可能会继续优化限购政策,各地降低房贷利率、降低交易税费等也有空间。这些政策的出台,无疑将为房地产市场注入新的活力,对房价形成支撑。
市场供需:库存、销售与价格
从市场供需的角度来看,2024年四季度,中国核心城市房地产成交量已经连续三个月回升,出现止跌回稳的新趋势。官方数据显示,2024年11月份,在70个大中城市中,17城新房价格环比上涨,较10月份增加10城;10个城市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上涨,比10月增加两个。其中,上海新房价格自2022年6月份以来环比持续正增长,截至去年11月份,环比已连续上涨30个月。
值得注意的是,现房销售占比正在持续上升。2024年1-11月,中国商品住宅现房销售面积达1.91亿平方米,占比升至约26.5%,较2023年全年高7.73个百分点。这一趋势表明,购房者对现房的偏好正在增强,这也可能对房价产生一定影响。
未来展望:结构性变化与市场机遇
展望2025年,房地产市场将面临一些重要的结构性变化。首先是现房销售占比将进一步提升。2024年以来,全国至少30个省市发布推进现房销售试点相关文件,预计这一趋势将在2025年持续。
其次是“好房子”供应将明显放量。随着部分城市出台计容面积新规,一些新房以“赠送”阳台等方式提升得房率,相当于让消费者花同样的钱买到使用面积更大的房子。不少房企已在试水第四代住宅项目,这也将为市场带来新的机遇。
综合来看,2025年中国房价走势存在较大不确定性。虽然高盛预测房价可能大幅下跌,但这一预测与市场实际情况存在明显矛盾。从经济基本面、政策环境和市场供需等多个维度来看,2025年房地产市场有望在政策支持下逐步企稳,部分热点城市房价甚至可能出现小幅上涨。对于购房者来说,重要的是关注市场动态,根据自身需求和财务状况做出理性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