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辽宁号到山东号:见证歼-15成长之路
从辽宁号到山东号:见证歼-15成长之路
2012年11月23日,中国海军航空兵迎来了历史性的一刻:歼-15舰载战斗机首次在辽宁号航空母舰上成功着舰。这一幕不仅标志着中国海军正式迈入航母时代,更开启了歼-15这款国产重型舰载机的辉煌征程。
辽宁号上的开拓之路
歼-15,绰号“飞鲨”,是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一代舰载战斗机。它以苏-33为原型,融合了歼-11B的技术优势,具备强大的多用途作战能力。2012年的首次着舰成功,为后续的测试和训练铺平了道路。
2013年6月,歼-15在辽宁舰上完成了首次驻舰飞行,这意味着该型战机已经具备了基本的舰上操作能力。同年12月,首批歼-15以标准的海军灰蓝色涂装亮相,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兵序列。
截至2017年10月,辽宁舰已经满编24架歼-15,机号从100到123。这些战机不仅承担着日常训练任务,还多次随辽宁舰编队赴南海进行远洋训练,展现了中国海军的远洋作战能力。
山东号:新的舞台,新的突破
2019年12月17日,中国首艘国产航空母舰山东号正式入列,舷号17。这艘排水量达6-7万吨的巨舰,不仅在吨位上超越了辽宁号,更在设计上进行了多项优化。
山东号的舰桥更加紧凑,飞行甲板和机库面积也有所扩大,能够搭载更多的舰载机。据公开资料显示,山东号可搭载36架各型飞机,其中包括24架歼-15战斗机,数量与辽宁号相当,但得益于优化设计,山东号的舰载机出动效率更高。
更令人瞩目的是,山东号上出现了歼-15的新型号。2024年12月,央视报道显示,歼-15T和歼-15DH两种新型舰载机已部署于山东号。其中,歼-15T采用更先进的AL-31F-cep.45型发动机,航空电子和火控系统达到歼-11D水平,整体性能接近四代半战斗机。而歼-15DH作为随队电子战飞机,能够为其他战机提供电子支援,进一步完善了航母编队的作战体系。
从飞行员到指挥员:徐英的航母情缘
在歼-15和航母事业的发展中,涌现出许多优秀人才。山东舰副舰长徐英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不仅是一名经验丰富的舰载机飞行员,更见证了中国航母事业从无到有的全过程。
从最初的舰载机飞行员,到如今的航母指挥员,徐英的成长轨迹正是中国海军航空兵发展的缩影。他与战友们一起驾驶航空母舰劈波斩浪,逐梦深蓝,巡航在新时代的万里海疆,展现了中国海军的强大实力和坚定信念。
从辽宁号到山东号,歼-15舰载战斗机见证了中国海军航母事业的巨大进步。作为中国第一代舰载战斗机,歼-15在辽宁号上完成了首次着舰测试,并在山东号上继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新型号的不断加入,歼-15家族正在为中国的航母事业续写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