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从观天象到智能化:中国气象服务的千年跨越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从观天象到智能化:中国气象服务的千年跨越

引用
搜狐
12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788257398_120100667
2.
https://www.cma.gov.cn/ztbd/2024zt/20240515/2024051409/202406/t20240619_6361145.html
3.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30058989
4.
https://www.cma.gov.cn/2011xwzx/2011xqxxw/2011xqxyw/202411/t20241125_6707386.html
5.
https://www.cma.gov.cn/ztbd/2024zt/2024qxr/2024031503/202403/t20240322_6145142.html
6.
https://news.cctv.com/2025/01/29/ARTIXrMHemqOrsN2IIp2QgGt250129.shtml
7.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N0CUAQI0514R9P4.html
8.
https://www.cma.gov.cn/2011xwzx/2011xqxxw/2011xqxyw/202412/t20241230_6765168.html
9.
http://www.qxzs.org.cn/jcwz/qhbh/202407/t20240715_6418479.html
10.
http://sanyamuseum.com/a/chenliexuanjiao/2024/0603/7075.html
11.
http://www.womenofchina.com/sh/2024/0327/13403.html
12.
https://www.zjsst.com/solutiondetails/4.html

2025年春节前夕,一场前所未有的春晚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中。从重庆的两江交汇处,到武汉的黄鹤楼畔,从拉萨的布达拉宫前,到无锡的鼋头渚畔,四大分会场将与北京主会场交相辉映,共同编织出一幅绚丽多彩的新春画卷。而在这场视听盛宴的背后,是气象工作者们默默无闻的辛勤付出。

01

古代:观天象知时节

在中国古代,天气预报虽然没有现代科技那样精确,但古人通过长期观察自然现象,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预测方法。他们将一年分为24个节气,每个节气都对应着特定的气候特征和农事活动。比如“立春”意味着春天的开始,“惊蛰”预示着春雷乍动、万物复苏。

古人还善于观察动物行为来预测天气。例如,燕子低飞往往预示着即将下雨,蚂蚁搬家则可能意味着大雨将至。此外,云层的变化和风向的转换也是古人预测天气的重要依据。这些基于自然观察的预测方法,虽然准确率有限,但对当时的农业生产、航海活动乃至军事决策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02

近代:从手工观测到科学预报

时间的车轮滚滚向前,中国的气象服务也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879年,上海徐家汇观象台发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台风警报,标志着中国近代气象服务的开端。从那时起,气象观测和预报开始逐步走向科学化和系统化。

1882年,徐家汇观象台开始在中西文报纸上发布天气预报,这标志着现代意义上的天气预报在中国诞生。到了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尽管面临战乱的困境,观象台的工作人员依然坚守岗位,冒着生命危险为解放战争提供气象信息。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气象事业迎来了快速发展期。1950年,徐家汇观象台由上海市政府接管,开启了新中国气象事业的新篇章。如今,徐家汇观象台不仅是一个气象观测站,更是一座见证中国气象事业发展历程的活化石。

03

现代:科技赋能精准服务

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气象服务已经发展成为一门高度精密的科学。2025年春晚的气象保障工作,就是现代气象服务高水平的集中体现。

在重庆,气象部门自2024年12月26日起就开始向活动筹委会提供气候趋势预测和气象预报预警服务。在武汉,气象局每日进行天气会商,并制作未来7天的逐日天气预报。在拉萨,气象部门梳理近24年的气候数据,为晚会提供精细化预报。在无锡,气象局依托预警信息靶向发布平台,为无人机拍摄等低空作业提供气象保障。

这些精细化的气象服务,离不开先进的科技支撑。以2024年在海南三亚举办的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为例,气象部门提前一年半就开始筹备,国省市三级气象部门联动,运用多种先进设备和技术,实现了定点定时的精细化预报服务。

在三亚体育中心白鹭体育场,气象部门在四个方向安装了4个便携式气象站,通过对比观测分析为开闭幕式提供数据支撑。此外,还增建了4个气象观测站,布设6套智慧气象显示终端,新增便携式气象站。3部X波段相控阵天气雷达严密监视天气情况。专门研发的民运会专项气象保障服务平台、升级运营的“三亚气象”微信平台相继投入使用。

04

从经验到科学:气象服务的跨越

从古代的观天象到现代的高科技预报,中国气象服务走过了漫长的发展历程。这不仅是一部科技进步史,更是一部人类认识自然、征服自然的历史。今天,无论是春晚这样的大型文化活动,还是日常的生产生活,精准的气象服务都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保障。

展望未来,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气象服务必将更加精准、智能。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气象服务将为人类社会带来更多的便利和福祉。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