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谢国荣:冷战视野下艾森豪威尔政府对小石城事件的应对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谢国荣:冷战视野下艾森豪威尔政府对小石城事件的应对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771146867_121119018

1957年9月4日,阿肯色州州长福伯斯公然派遣州国民警卫队,阻止小石城中心高中进行种族合校。小石城事件凸显了美国种族歧视问题的严重性,不仅受到非西方世界的广泛谴责,还引起美国盟友的深切担忧,严重损害了美国国家形象和声誉。为了维护国家声誉,尽可能消除该事件在全世界造成的负面影响,艾森豪威尔政府不惜动用军队干预小石城事件。事后,美国政府还在国际社会进行解释和宣传,以证明自己是“人权卫士”。实际上,小石城事件并没有引发大规模的种族骚乱,美国黑人也未采取激烈的抗争,但美国政府以较为罕见的军队介入的方式处理州内非叛乱性事态,表明此举是具有高度象征性的政治行动,旨在增强美式民主制度的“感召力”。在冷战背景下,小石城事件进一步推动了美国政治的“联邦化”,南部州政府开始丧失在种族事务上的主导地位。这种改变为美国民权运动的蓬勃发展铺平了道路,为种族隔离制度的最终废除奠定了基础。

在美国黑人民权斗争的推动下,1954年5月17日,美国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厄尔·沃伦(Earl Warren)在布朗诉托皮卡教育局案(简称“布朗案”)中判决,公立学校中的“隔离但平等”原则违宪。种族隔离政策在美国失去了合法的地位。然而,南部诸州并不愿意贯彻执行这一判决。在美国上南部州,白人社会实行象征性的改革,仅在个别公立学校进行种族合校。因此,能进入之前白人公立学校就读的黑人屈指可数。在南部腹地州,白人社会强烈抨击和抵制布朗案判决。总体来说,南部诸州采取多种措施拖延和阻碍种族合校。1957年9月4日,阿肯色州州长奥瓦尔·福伯斯(Orval Faubus)公然派遣州国民警卫队,阻止小石城中心高中执行该判决。虽然艾森豪威尔总统在黑人民权问题上较为保守,甚至认为任命沃伦为首席大法官是自己犯的“最大错误”,但对小石城事件的处理却出人意料。9月24日,他下令将阿肯色州国民警卫队“联邦化”,并派遣101空降师前往小石城保护黑人学生入读小石城中心高中。这是重建结束以来美国政府首次动用联邦军队干涉南部州的种族事务。

在艾森豪威尔政府对小石城事件处理的问题上,历史学家罗伯特·伯克认为,美国行政当局是被迫考虑采取立法的补救措施。戴维·尼科尔斯则批评既往研究过于关注艾森豪威尔总统在民权问题上的言论而非其实际采取的措施。在他看来,艾森豪威尔是一个实干家,而不是空谈家。尼科尔斯指出,艾森豪威尔对小石城事件的处理,只是其支持黑人民权举措的“冰山一角”。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从跨国史视角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玛丽·杜齐亚克考察了世界各地的新闻媒体对小石城事件的负面报道,指出该事件给美式民主带来了全球性的重大危机。阿扎·莱顿认为,小石城事件引发了广泛的国际批评,艾森豪威尔政府被迫推动种族合校和民权立法。凯里·弗雷泽表示,美国的种族关系在小石城事件中受到国际社会严格的审视。托马斯·博斯特尔曼则强调,相较于黑人民权问题,艾森豪威尔政府更关心小石城事件对国家形象造成的负面影响。梅琳达·施文克分析了美国新闻署是如何利用美国政府派兵保护黑人入学一事来修复美国的国家形象。既有研究或聚焦于国际社会的批评,强调小石城事件给美国国家形象和声誉带来的伤害,或剖析该事件的国际影响对美国民权立法的推动。本文侧重于从跨国史视角重新审视艾森豪威尔政府对小石城事件的处理,探究小石城事件爆发的原因、演变过程以及艾森豪威尔政府的应对,分析这场危机的国际影响及其给美国的国家形象和声誉带来的损害,重点探讨美国政府对这种损害的评估和修复国家形象的种种努力,进而阐释美苏冷战与美国政治在黑人民权问题上的互动影响。

一、小石城事件的发生与政府的对策

布朗案判决生效后,虽然部分南部白人政治人物比较克制,但更多的是对该判决进行谴责。密西西比州参议员詹姆斯·伊斯特兰(James O. Eastland)发誓将予以抵制。他警告称,任何强制执行这一判决的做法都会带来“巨大的冲突和动荡”。弗吉尼亚州参议员哈里·伯德(Harry Byrd)愤怒地表示,该判决是对南部核心利益的“严重打击”。众多的南部两院议员在国会签署《南部宣言》(The Southern Manifesto),宣布抵制布朗案判决的实施。伊斯特兰甚至与麦卡锡发表联合声明,指控首席大法官沃伦“正在遵循共产主义路线”。《里士满新闻导报》(Richmond News Leader)号召人们进行“长期的合法抵制”。亚拉巴马州议会声称,该判决是“无效、不合法和没有作用的”。在1956年前3个月,亚拉巴马州、佐治亚州、密西西比州、南卡罗来纳州和弗吉尼亚州的议会,至少出台了42项措施维护种族隔离制度。密西西比和路易斯安那州修改宪法并宣称:“为维护公共健康和道德,学校应实施将黑人和白人学生隔离的制度。”

在首席大法官沃伦看来,南部大规模抵制布朗案判决与艾森豪威尔总统的个人态度密切相关,因为他对这一判决是“愤恨的”。艾森豪威尔曾对一位助手说,该判决“阻碍了南部的进步”。1957年7月,他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多年来,没有任何一件事像美国最高法院在1954年对学校种族隔离案的判决那样,如此扰乱了国内局势。”尽管艾森豪威尔试图对该判决保持中立,但南部一些白人政治人物认为:“总统秘密地站在他们这一边。”在这种情况下,不仅南部腹地州的公立学校取消种族隔离的进程十分艰难,而且在种族关系上比较“进步的”几个南部州,种族合校的进程出现逆转。为了政治上的需要,南部一些温和派的政治人物改变立场,公然号召本州的白人民众抵制布朗案判决。

阿肯色州是美国社会公认的在种族关系上比较“进步的”上南部州。该州黑人早就被允许进入阿肯色大学和其他白人高校,这种变化并没有导致种族暴力的发生。首府小石城被当地黑人民权领袖视为“一个自由的南方城市”。该市图书馆、公园、公共汽车和社区取消种族隔离的进程比较顺利,没有遭到白人大规模的抵制,也没有出现较为严重的种族暴力。在教育领域,该市教育局表示,“遵守联邦宪法是我们的责任”,服从美国最高法院的判决,在中小学推行渐进的种族合校计划,按年级高低依次实行。但种族合校的实施遭到了重大挑战。

在种族事务上,福伯斯原本属于温和派。1954年,他以“自由主义者”的身份竞选州长并成功当选。在执政初期,福伯斯甚至废除了该州公交车和公共交通中的种族隔离。但在1956年的州长竞选中,他的这一立场遭到对手猛烈的攻击,被指控在种族问题上十分“软弱”。出于选举的需要,福伯斯摇身一变,成为种族隔离制度的坚定支持者并获得连任。1957年8月底,“小石城母亲联盟”(Mothers' League of Little Rock)向地方法院提起诉讼,企图阻止小石城中心高中取消种族隔离,遭到失败。但在该组织向福伯斯寻求帮助时,却得到他积极的回应。福伯斯蔑视美国最高法院作出的废除种族隔离的判决,并在9月2日派遣该州的国民警卫队,阻止9位黑人学生进入小石城中心高中学习。

在小石城事件爆发前,部分南部州发生过使用武力阻止学校取消种族隔离的事件,但艾森豪威尔政府没有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进行干预。1956年秋,在得克萨斯州,州长艾伦·希弗斯(Allan Shivers)动用警察力量,阻止曼斯菲尔德高中按照法院裁定进行种族合校。此事发生后,艾森豪威尔回应道,这是“一个地方问题”。在南部白人社会看来,联邦政府并没有做好准备来解决这样重大的社会问题。在种族事务上,艾森豪威尔谨慎行事,不愿介入,尽量避免与南部州发生直接冲突,因此并未发出强有力的声音表明自己应对危机的立场。于是,南部政治人物从艾森豪威尔对此类事件的处理中获得了某种“启示”。

1957年9月2日晚,福伯斯州长通过无线电波发表演讲,向试图在第二天进入小石城中心高中学习的黑人学生发出警告。他威胁道:“如果黑人学生进入小石城中心高中学习,街道将会血流成河。”9月3日,福伯斯派出250名州国民警卫队队员,保障白人学生入校,但将9名黑人学生阻挡在校外。当天下午,该校校长弗吉尔·布洛瑟姆(Virgil Blossom)与黑人地方领袖及9名黑人学生的家长举行会谈,建议家长在第二天不要陪同孩子上学。在布洛瑟姆看来,“如果发生了暴力事件”,“学校在家长不在场的情况下更容易保护他们的孩子”。

针对这一局势,全国有色人种协进会的阿肯色州分会主席黛西·贝茨(Daisy Bates)立即与其他民权活动家商议,决定邀请跨种族牧师联盟(Interracial Ministerial Alliance)主席邓巴·奥格登(Dunbar Ogden Jr.)出面,动员黑白种族双方的牧师护送黑人学生上学。身为白人牧师,奥格登答应到场,但和者寥寥。之后,贝茨给9位黑人学生的父母打电话,恳请他们允许孩子上学,打完电话已是凌晨三点。但黑人女生伊丽莎白·埃克福德(Elizabeth Eckford)家中没有电话,其父在上夜班,故贝茨没有通知到他们。9月4日早上,贝茨等人按计划行动后,却听到广播传来一则消息,一位黑人女生被白人暴徒围困在小石城中心高中。面对白人暴徒,埃克福德并不恐惧。她的这份勇敢和镇静与白人暴徒的野蛮,通过电视镜头、新闻报纸和图片传遍整个世界,令国际社会震惊。福伯斯派遣州国民警卫队队员阻止黑人学生进入小石城中心高中学习,公然蔑视美国最高法院废除公立学校种族隔离的判决。电视镜头捕捉到这种画面,在全世界反复播放,令美国的国家形象在国际社会大为受损。

为解决小石城事件,9月14日上午,艾森豪威尔在罗德岛的纽波特度假基地与福伯斯会晤。会谈结束后,艾森豪威尔发表声明称,福伯斯愿意“尊重美国地方法院的判决”。艾森豪威尔相信,福伯斯将会信守承诺,这也意味着他作为美国总统可以避免进一步干预地方事务。但艾森豪威尔对“误入歧途的”福伯斯颇为担忧,在他看来,福伯斯自以为在南部这个特定地区具有政治优势,才敢公然挑衅。艾森豪威尔强调,联邦政府有丰富的资源来处理危机,现在最需要冷静、慎重地采取行动,并让每个违法者都有机会改过,停止对联邦法律的藐视,和平地服从联邦法院的命令。只有这样,当美国行政当局强制执行法律甚至动用武力时,才会被民众理解。

9月19日,艾森豪威尔及其幕僚获悉,福伯斯计划“采取一些法律手段,试图阻止和挫败联邦法院的命令”,因此断定他已背信弃义。但白宫办公厅主任舍曼·亚当斯(Sherman Adams)和司法部长赫伯特·布劳内尔(Herbert Brownell)建议,只有当福伯斯公开拒绝联邦法院作出的“立即允许黑人入学”的裁定后,艾森豪威尔总统才发表声明予以谴责,并要求他遵守联邦法院的命令。9月20日,福伯斯接受联邦法院的命令,从小石城中心高中撤走州国民警卫队,但要求黑人学生远离这所白人学校,直到一段“冷静期”结束。然而,小石城事件并没有因此而结束。9月23日,一群白人暴徒发出威胁,试图阻止黑人学生入读小石城中心高中。9月24日,小石城市长伍德罗·曼(Woodrow L. Mann)致电艾森豪威尔,称“形势已完全失去控制”,请求艾森豪威尔迅速派遣联邦军队进行干预。

9月24日,艾森豪威尔命令101空降师进入小石城,保护黑人学生进入小石城中心高中学习。同时,他还将阿肯色州的国民警卫队收归联邦指挥,防止州和联邦之间发生冲突。艾森豪威尔不无感慨地说:“当我的职责要求我下达命令在一个州使用武力来执行联邦法院的判决时,我感到前所未有的悲伤。如果阿肯色州的警察力量不是用来阻挠法院的裁定,而是支持法院的判决,其后的暴力行径及公开的对法律和联邦司法的不尊重就不会发生。”

艾森豪威尔态度的转变,与联邦政府权威受损密切相关。艾森豪威尔认为,在蛊惑人心的极端主义分子和煽动骚乱的暴徒的策动下,阿肯色州当局有意在小石城阻挠联邦法院判决的执行。当地方政府不能执行判决时,联邦政府的行政部门有责任动用其权力来支持联邦法院的判决。小石城事件的发展结果表明,基于国家利益和美国法律的考量,美国总统必须采取强有力的行动。因此,艾森豪威尔颁布行政命令,派遣军队到小石城帮助相关部门执行联邦法院的判决和美国的法律。他明确表示,联邦军队在小石城只是为了阻止地方当局和白人暴徒对联邦法院判决的干预,而不会取代州和地方政府维护社区和平与秩序的责任,也不会接管地方教育局的责任。他强调,目前小石城出现了极端的形势,如果美国总统不能确保联邦法院的判决得以执行,美国人民的自由和个人权利的基石将会被削弱。

众所周知,美国是联邦制国家,种族事务的管理权主要属于各州。联邦政府对种族事务进行干预,面临体制障碍这个重大问题。此外,小石城事件虽然存在失控风险,但并未爆发大规模的种族冲突。不仅如此,艾森豪威尔刚在1957年9月9日签署了美国自重建结束以来第一部《民权法》。由此可见,艾森豪威尔做出派兵干预小石城事件的决定绝非易事。实际上,联邦政府动用军队干预州内非叛乱事态在美国历史上极为罕见,此前仅见于内战后的重建时期。这表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政治进一步“联邦化”,联邦政府处理民权问题的方式发生了重要变化。

二、国际舆论的反应和美国国家形象的受损

实际上,艾森豪威尔之所以采取派兵干预小石城事件这样极具象征性的政治行动,联邦政府权威受损只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甚至更重要,那就是美国的国家形象和声誉因小石城事件严重受损。在冷战中,美国以“自由世界领袖”自居,极力向世界标榜美式民主和自由,但种族问题是美国的致命弱点。

本文原文来自搜狐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