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头山:大连的“龙脉”之首与红色记忆
龙头山:大连的“龙脉”之首与红色记忆
在大连这座“浪漫之都”的海岸线上,有一座见证着城市发展历程的名山——龙头山。这座海拔仅63.1米的小山丘,却承载着3000多年的历史记忆,被誉为大连的“龙脉”之首。
三千年沧桑:从青铜遗址到近代炮台
龙头山位于大连市甘井子区,从老甘井子一路向东,经过一片大型石化装备和具有年代感的住宅区,便来到了蟹子湾海滩。站在这里远眺,一座山头从岸边延伸至海中,形似龙头卧于水面,因此得名“龙头山”,也称“老龙头”。
据考古发现,龙头山地区有着3000多年历史的老甘井子青铜时期遗址。在大连,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大连有一条“龙脉”,龙尾在黄龙尾,龙头则落在龙头山。虽然山不高,但其历史文化价值却十分珍贵。
关于龙头山的最早文字记载,可以追溯到清末。1888年5月17日,李鸿章在呈报给光绪皇帝的《奏察勘各口海防折》中提到:“据拟于大连湾中路和尚岛筑炮台三座,西路老龙头、黄山筑炮台二座,东路徐家山筑陆路炮台一座……”这表明,早在19世纪末,龙头山就因其战略位置而受到重视。
红色印记:支援解放战争的兵工摇篮
龙头山不仅是一座历史名山,更是一座革命圣山。1947年,以吴屏周为厂长的裕华铁工厂和以吴运铎为厂长的宏昌铁工厂,先后在龙头山和附近的老虎牙建立起来。这些工厂后来共同组成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第一个现代化的大型兵工联合企业——建新公司。
建新公司的成立,为解放战争提供了重要的武器弹药支持。据统计,仅吴运铎带领的团队每年就能生产60万发子弹。为了赶制军工任务,工人们克服重重困难,主动加班加点,甚至两三年不休假。他们把工厂当战场,为前线战士输送了大量急需的武器弹药。
新中国成立后,建新公司改为国营五二三厂。大连工业的恢复和发展,为国民经济的恢复积累了宝贵经验,培养了一批工业人才。如今,国营五二三厂旧址已被列入“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第二批)”,成为大连重要的红色文化地标。
登临远眺:领略现代大连的繁华
站在龙头山山顶,可以将大连的美景尽收眼底。向北望去,大连湾和开发区的日新月异尽显眼前;向南眺望,则能看到拔地而起的东港商务区。现代化城区的璀璨与近代史街区的沧桑隔海相望,形成了一幅独特的城市画卷。
隔海远眺,岸礁上矗立的灯塔为进出港口的渔船、货轮和邮轮指引方向。山脚下,蟹子湾的沙滩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是大连人夏日戏水的好去处。而远处,大连国际会议中心、星海湾大桥等现代建筑勾勒出城市的天际线,展现了大连作为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的雄伟气势。
实用贴士:如何游览龙头山
- 交通:从大连市区出发,可以乘坐公交车到达龙头山。建议从星海广场附近出发,转乘前往甘井子区的公交线路。
- 最佳游览时间:春秋季节(4-5月、9-10月)是游览龙头山的最佳时节,气候温和舒适。
- 建议游览时长:半天至一天,可以结合蟹子湾海滩一起游览。
- 注意事项:山顶视野开阔,但风较大,建议携带外套。同时,注意防晒和补水。
龙头山,这座见证了大连从古至今发展历程的名山,以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和自然美景吸引着游客纷至沓来。它不仅是大连的地理标志,更是这座城市精神的象征。站在龙头山上,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响,感受到大连依海而生、面海而兴、向海图强的发展脉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