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牙周病从清除牙结石开始!保护牙齿有这 3 招
预防牙周病从清除牙结石开始!保护牙齿有这 3 招
只要年满 12 岁,健保就给付民众可每半年做一次全口牙结石清除。不过北市卫生局调查,台北市将近一半的民众不知道有这项给付。牙医师指出,清除牙结石对民众有 3 大好处,不仅防牙周病上身,还是拥有口腔健康的基石。
在台湾,几乎每 5 个人中就有 4 人有口腔疾病。卫福部 110 至 112 年度「我国成年及老年人口腔健康调查」结果显示,国人成年及老年人有 78.7% 有牙周健康问题。牙周病是口腔中最常见的慢性发炎疾病,还与第二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风湿性关节炎、肥胖、吸入性肺炎等有密切关系。
掌握 3 重点预防牙周病
牙科医师周彦儒说明,牙周组织包含牙肉、齿槽骨与牙周韧带。当牙周组织受到细菌的侵犯,会造成牙龈发炎,若没有及早治疗,会使得牙周组织被破坏,进而发生齿槽骨渐渐流失,并可能导致牙齿脱落的结果。他提醒,民众掌握预防牙周病 3 重点,维护口腔健康。
落实洁牙:每日 3 餐饭后及睡前洁牙,建议每日 3 餐饭后及睡前都要刷牙,再配合全口使用牙线或使用合适尺寸的牙间刷,将牙缝内的食物残渣清干净,以减少牙菌斑及牙结石堆积。
定期洗牙:定期接受卫福部中央健康保险署提供 12 岁以上民众每 6 个月 1 次的牙结石清除(洗牙)。
维持良好习惯:戒除吸烟、嚼食槟榔并减少危险因子(如血糖控制不佳、压力及生活作息不正常)。
5 成民众不知健保给付清除全口牙结石
然而,民众虽然平常会好好刷牙,但可能会忽略洗牙,也就是清除牙结石的部分。台北市卫生局 112 年度慢性病认知调查数据显示,台北市约有 5 成的民众不知道健保给付 12 岁以上民众每半年一次全口牙结石清除。
周彦儒指出,牙结石为口内牙菌斑黏在牙齿表面未清除干净,堆积牙齿周围而成,随着细菌所释放的毒素渐渐的形成牙龈炎,而随着时间的累积牙菌斑持续的累积,牙菌斑会渐渐的钙化,便形成所谓的牙结石。
定期清除牙结石有 3 大好处
当牙结石及细菌长期的堆积在牙齿周围,就会造成牙齿周围的组织发炎,齿槽骨逐渐流失而造成牙周病。因此定期清除牙结石后对口腔健康有诸多好处,有助于减少这些潜在风险,并促进身体健康。具体如下:
可以预防牙龈疾病,牙结石和牙菌斑是导致牙龈疾病的最大原因,定期洗牙可以有效地去除堆积在牙龈周围的牙结石和牙菌斑,从而减少牙龈发炎和牙周疾病的危险。
也可以清洁难以触及的口腔区域的积累物,降低龋齿的风险,根据研究显示牙菌斑不再只限于破坏牙周组织口腔疾病与心脏病、心肌梗塞、心血管疾病、中风、糖尿病等慢性病有关联。
减少口臭:牙结石堆积易造成异味流血等不好闻的气味,导致口臭。
台北市卫生局局长陈彦元表示,为预防牙周病等口腔疾病,民众需要更重视健康行为培养,也需要养成定期洗牙、落实洁牙等习惯,维护口腔健康。